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浅谈在融媒体背景下主持人多元能力的塑造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对融媒体背景下主持人多元能力的塑造进行研究,了解主持人在新的传播环境下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 区域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2-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区域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是揭示土地利用效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土空间开发状态的 重要指标,对其变化进行监测与管治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 段。构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量化模型,以陕西省为例,计算 2000—2015 年县域建设用地开发强度 指数,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揭示其空间格局和演化特征,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 回归(GWR)模型识别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5 年陕西 省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内部空间分异显著,高强度区集中在榆林、延安、西安、安 康等地,低强度区集中在咸阳、宝鸡、铜川、商洛、渭南、汉中等地。(2)陕西省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呈 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热点区稳定分布在西安市辖区及周边区县,冷点区分布在延安南部、咸 阳、铜川、渭南和汉中等部分区域;县域建设用地开发强度逐步提升的同时,区域开发不平衡现象 日益突显。(3)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投入力度、耕地资源和地形条件是影响陕西省建 设用地开发强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但在不同县域其影响程度大小具有显著差异,且个别因素 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

  • 道德情绪:探寻道德与创造力关系的新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先前有关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多关注道德的认知与行为差异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 但研究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为此, 研究从道德情绪的视角, 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梳理, 发现道德情绪存在: 以情绪效价调节创造性认知; 激发道德动机, 中介人格与创造力的关系; 引发自我觉察, 促进顿悟与创造性成就的产生; 提升心理资本, 影响不同创造力特性的表达等, 多种影响个体创造力的路径。这表明, 与道德认知和行为相比, 道德情绪不仅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体现出个体实际的道德活动、促进符合道德标准的创造力产生; 还为人们解释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提供了多样的路径与可能。未来需继续加深对道德情绪及其内在机制的理解、通过系统性地选取创造性任务, 明确道德情绪、道德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寻找道德培养与创造力激发的新模式。

  • 道德情绪:探寻道德与创造力关系的新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0-28

    摘要: 先前有关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多关注道德的认知与行为差异对创造力产生的 影响, 但研究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分歧。为此, 研究从道德情绪的视角, 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 系统的梳理, 发现道德情绪存在: 以情绪效价调节创造性认知; 激发道德动机, 中介人格与 创造力的关系; 引发自我觉察, 促进顿悟与创造性成就的产生; 提升心理资本, 影响不同创 造力特性的表达等,多种影响个体创造力的路径。这表明, 与道德认知和行为相比,道德情 绪不仅能更加全面准确的体现出个体实际的道德活动、促进符合道德标准的创造力产生;还 为人们解释道德与创造力的关系提供了多样的路径与可能。未来需继续加深对道德情绪及 其内在机制的理解、通过系统性的选取创造性任务, 明确道德情绪、道德与创造力之间的关 系, 寻找道德培养与创造力激发的新模式。

  • 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信息生态重构与智慧服务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2

    摘要: [目的/意义]元宇宙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环境下图书馆面临信息生态的改变,厘清元宇宙图书馆信息生态的内涵及构建路径是建设元宇宙图书馆的前提。[方法/过程]文章探讨了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信息环境、信息、信息人及技术四个方面的信息生态要素,并从信息生态映射与运行逻辑两方面重构了图书馆信息生态。[结果/结论]元宇宙赋能的图书馆信息生态可实现数据流转与层级功能调用、数据控制与信息生态调节、数据融合与智慧场景服务,为图书馆开辟新的信息交互模式、开展数据治理和智慧服务提供参考。

  • 薄膜热电偶在高温下的防氧化机理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3-31 合作期刊: 《材料研究学报》

    摘要: 根据金属材料的高温氧化和防氧化特性,研究了不同保护膜对薄膜热电偶防氧化的机理,提出使用SiO2、 SiOxNy 薄膜作为抗氧化的保护膜。用磁控溅射法分别制备了具有 SiO2 和 SiOxNy 保护膜和无保护膜的 NiCr-NiSi 薄膜热电偶样品,并对三种样品进行高温热处理。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样品的 XRD 图谱中 NiO 峰的强度,在 800°C高温下有 SiOxNy 保护膜的样品其抗氧化效果约为有 SiO2 保护膜样品的 3~5 倍。同时发现,在高温处理过程 中 SiOxNy薄膜发生轻微氧化使 SiOxNy 薄膜结构更致密,有利于提高 SiOxNy薄膜对温度敏感薄膜的抗氧化性能。

  • 杂环化合物类酸洗缓蚀剂研究进展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8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综述了杂环化合物类酸洗缓蚀剂的研究进展。对目前研究报道较多的五元、六元及苯并杂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缓蚀作用原理及缓蚀性能做了详细分析,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双层薄膜与弹性梯度基底三层结构表面失稳分析

    分类: 力学 >> 应用力学 提交时间: 2023-03-20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硬薄膜/软基底结构的表面失稳问题一直是柔性电子器件的难题,基于此,本文考虑了双层结构与弹性梯度基底间的界面剪切力,建立了双层薄膜/弹性梯度基底模型;利用位移协调条件,理论推导得到了双层薄膜/弹性梯度基底结构的临界应变和失稳波长的表达式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本研究解析解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此解析解进一步研究了弹性梯度基底的材料、双层薄膜结构厚度比等参数对临界应变和波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器件层的厚度或者增加封装层的厚度,可以提高双层膜/弹性梯度基底结构的稳定性;当弹性梯度材料基底表面较软或器件层较硬时,器件层与基底界面的剪切力的影响较大,可以提升三层膜/基结构抵抗界面破坏的能力。本研究成果将为硬薄膜/弹性梯度基底结构的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提供理论支撑。

  • 一类线性权互补问题的修正全牛顿步可行内点算法

    分类: 数学 >> 应用数学 提交时间: 2022-10-19 合作期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摘要: 作为互补问题的推广,权互补问题是一种重要的优化问题,可以建模一大类经济金融中的实际均衡问题。由于非零权向量的存在,权互补问题比互补问题复杂得多,因而目前关于权互补问题的算法并不多见。将线性优化的内点算法推广到权互补问题。基于中心路径的等价变换,提出求解非负象限上一类线性权互补问题的修正全牛顿步可行内点算法。在每次迭代时,算法无需进行线性搜索。在适当假设下,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得到了算法的迭代复杂度。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 亚音轴流压气机转子转速对叶尖区非定常流的影响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06-0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转速对某亚音轴流压气机叶尖泄漏流非定常性的影响,采用动态压力测量技术获得不同转速机匣壁处压力信号。试验测量表明,在近失速工况压力信号的频谱出现表征旋转不稳定性的特征频率驼峰。其驼峰峰值处频率随转速的提高相对减小。在此基础,分别进行不同转速的多通道数值模拟。数值模拟中,叶尖区的静压监测信号频谱与试验具有一致性,转子叶尖存在逆转子传播的周向行波。该周向行波对应了试验中的旋转不稳定现象。进一步的数值模拟流场分析表明,该周向行波在53%设计转速时是源于叶顶泄漏流自我维持的非定常性。在71%设计转速时,在某些时刻泄漏涡发生破碎并参与到周向行波的形成过程。

  • 加氢装置不锈钢换热器管失效分析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某加氢装置0Cr18Ni10Ti不锈钢换热器管在服役过程中发生了穿孔。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观察、宏观和微观腐蚀形貌观察、腐蚀产物分析、工况分析等分析方法,确定了换热管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失效管段存在两种形貌的点蚀坑,一种点蚀坑相对较小,形貌不规则,另一种点蚀坑相对较大,呈近似半球状,边缘较光滑,部分点蚀坑底部具有沿晶型腐蚀的特征;不规则点蚀坑主要是由连多硫酸腐蚀造成的,而规则状点蚀坑是由连多硫酸腐蚀和氯化铵沉积腐蚀共同造成的,其中后者起主要作用;较大的规则状点蚀坑最终导致失效,由此确定造成某0Cr18Ni10Ti不锈钢换热器管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氯化铵沉积腐蚀,而连多硫酸腐蚀对失效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W对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组织稳定性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7-03-31 合作期刊: 《金属学报》

    摘要: 通过对3种不同W(6%-8%, 质量分数, 下同)含量的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铸态, 热处理态和热暴露后的组织观察和成分分析, 研究了W对元素偏析, 热处理组织及热暴露过程中组织演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W含量的提高对合金元素的铸态偏析, 完全热处理后的γ′相形貌, 尺寸和体积分数无明显影响. 在950 ℃热暴露过程中, W含量的提高抑制了γ′相的粗化, 但加速了γ′相的连接变形. 3种合金在热暴露过程中析出的TCP相主要为μ相和σ相, 且TCP相析出量随W含量的增加缓慢增大. 此外, 3种合金在1000 ℃热暴露时TCP相析出量最大, 在950 ℃热暴露时次之, 在1050 ℃热暴露时析出量最小.

  • 人工固沙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7-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以库布齐沙漠东缘人工固沙区不同植被演替阶段(演替初期、中期、后期、成熟期)的沙地为研究对象,对2017、2018年生长季沙地迎风坡顶部、中部和底部0~180 cm土壤分层测定体积含水量,阐明荒漠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因降水量的差异导致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存在年际变化,2018年(8.8%)>2017年(4.8%);受降水事件和植物生长的影响,4种样地土壤含水量均具有生长季初期缓慢下降、生长旺盛期降水补给后快速增大、生长季末期稳定积累的阶段特征;不同植被演替阶段土壤含水量整体表现为演替初期(7.3%)>成熟期(7.2%)>后期(6.7%)>中期(5.9%);4种样地均为迎风坡中部土壤含水量最低,坡顶和坡底含水量在不同演替阶段各有高低;4种样地土壤含水量均呈现随土层加深含水量先降低后增大的动态趋势,表层0~20 cm土层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层,深层土壤存在水分变化拐点,是含水量最低的干沙层,在不同演替阶段或降水量下干沙层出现的深度会发生变化。在生长季末期,通过一季的消耗与补给,研究区内土壤水分储量呈正向平衡,可以满足人工固沙植被正常生长和演替所需水量。

  • 折力损伤自修复对干旱矿区小叶锦鸡儿 根系固土的影响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0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明确干旱矿区侵蚀发生后折力损伤对植物根系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受损后的自修复机制,利用HG100数显式推拉力计和自制便携式试验机台,对小叶锦鸡儿1~4 mm径级直根和侧根分支处未受损及受损自修复后的抗折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生长季初期,未受损小叶锦鸡儿根系极限抗折力与根径呈幂函数正相关,抗折强度与根径幂函数负相关,直根极限抗折力和抗折强度均大于侧根分支处; 折力损伤会明显抑制根系正常生长,小叶锦鸡儿根系受损自修复后,活性、生长量和保存率均低于平行对照,根径和根型均是影响这种抑制作用的重要因素,侧根分支处活性和保存率在受损后的减少程度显著大于直根; 小叶锦鸡儿根系受损自修复后,极限抗折力与抗折强度相比,生长季初期有所增加,但外力损伤会显著阻碍这种增长,导致其增长率显著低于平行对照,3个月后极限抗折力修复率为48.91%,抗折强度修复率为57.59%,说明根系受损后不会彻底丧失固土能力,通过自修复可以逐步恢复原有功能,但短期内自修复程度有限。直根极限抗折力修复率为60.55%,侧根分支处仅为36.34%,说明在同等外力荷载条件下,小叶锦鸡儿直根受损自修复能力显著大于侧根分支处,具备更强的再次抵御外力破坏的能力。

  • 熊果酸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正常角膜对照组,B组为Wistar鼠自体原位角膜移植,C,D组为SD-Wistar大鼠之间进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当天腹腔给药,A,B,C三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D组给予熊果酸(UA) (20 mg·kg-1·d-1},连续给药12d根据Larkin等角膜排斥反应评分系统,判断术后植片排斥情况。比较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和植片存活率。术后14d检测各组中IL-2,IFN-γ, NF-kB p65 , VEGF及ICAM-1的表达含量,并对角膜植片进行组织学检查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D组角膜植片的存括时间为29.12±9.58 d,与C组9.67±2.16 d相比,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14dD组角膜植片中的IL-2,IFN-γ,NF-kBp65 ,ICAM-1及VEGF的相对含量明显下降,而IkB-α蛋白含量较高。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形成。结论熊果酸作为NF-kB的核因子抑制剂,可以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与排斥反应,从而显著延长大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 济南河流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多样性及时空动态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24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济南地区24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理化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利用多样性指数以及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57种,分别为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春季、夏季和秋季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5种、35种和33种,春季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夏季优势种为溪流摇蚊(Chironomus riparius)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秋季优势种为喜盐摇蚊(Chironomus salinarius)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春季、夏季和秋季密度平均值为2.49×103、0.56×103、1.03×103 个体/m2;生物量平均值为495.59、137.26、109.45 g/m2;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7、1.33和1.17;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5、0.67和0.59。全地区共划分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5类,春季收集者种类最多为20种,夏季刮食者种类最多为12种,秋季收集者与刮食者种类最多为11种,3个季节中收集者密度均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刮食者。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春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总氮;夏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pH和溶解氧;秋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溶解氧和pH。

  • 济南河流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多样性及时空动态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济南地区24个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理化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利用多样性指数以及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57种,分别为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春季、夏季和秋季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5种、35种和33种,春季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夏季优势种为溪流摇蚊(Chironomus riparius)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秋季优势种为喜盐摇蚊(Chironomus salinarius)和豆螺(Bithynia fuchsiana)。春季、夏季和秋季密度平均值为2.49×103、0.56×103、1.03×103 个体/m2;生物量平均值为495.59、137.26、109.45 g/m2;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7、1.33和1.17;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55、0.67和0.59。全地区共划分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5类,春季收集者种类最多为20种,夏季刮食者种类最多为12种,秋季收集者与刮食者种类最多为11种,3个季节中收集者密度均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刮食者。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春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总氮;夏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pH和溶解氧;秋季影响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溶解氧和pH。

  • 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在强震预测中的实践—纪念唐山地震暨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发现40周年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7-09-26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光学天文时纬残差异常在地震预测中的作用,介绍了光学天文时纬残差震前异常的发现和在地震预测中的研究实践,以及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的时纬残差异常变化与其周邻强震的对应关系,最后以讨论的形式给出了这种关联的可能的地球物理机制,目前在地震预测中的局限性和可能的解决途径。重要的是,X10年以来的预测实践进一步表明,利用光学天文时纬残差的同步异常提供地震预测信息,既没有虚报,也没有漏报。这就说明它是完全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投入地震预测实践中,值得更多重视和更加深入的研究。

  • 子午工程首次火箭探空数据准单色惯性重力波特性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空间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01-22

    摘要: 利用2010年6月3日子午工程首次气象火箭探测的温度和风场数据,采用矢端曲线法分别从平流层(20-50 km)和对流层(0-15 km)廓线提取了海南火箭发射场上空准单色惯性重力波参数。火箭探测的平流层(对流层)准单色惯性重力波向上(向下)逆风传播,固有周期为20.1 h(22.4 h),垂直波长为9.5 km (4.0 km),水平波长为2900 km(753 km),垂直群速度 为0.0887(0.0298)m/s,水平群速度 为12.7(3.65)m/s, 为305:1(188:1),前者约为后者1.62倍, 为143:1(122:1),前者约为后者1.17倍。受背景风影响, 与 差别较大。

  • 基于词嵌入技术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及应用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词嵌入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项基础技术。其核心理念是根据大规模语料中词语和上下文的联系, 使用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提取有限维度的语义特征, 将每个词表示为一个低维稠密的数值向量(词向量), 以用于后续分析。心理学研究中, 词向量及其衍生的各种语义联系指标可用于探究人类的语义加工、认知判断、发散思维、社会偏见与刻板印象、社会与文化心理变迁等各类问题。未来, 基于词嵌入技术的心理学研究需要区分心理的内隐和外显成分, 深化拓展动态词向量和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如GPT、BERT)的应用, 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建立细粒度词向量数据库, 更多开展基于词嵌入的社会变迁和跨文化研究。我们为心理学专门开发的R语言工具包PsychWordVec可以帮助研究者利用词嵌入技术开展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