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倒“V”型栅板偶极子天线设计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3-01-17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射电天文在HF-VHF频段采用天线组阵的方式进行观测,根据平方公里阵(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的要求,每个阵列单元天线的增益、结构一致性、稳定性、阻抗变化趋势和极化纯度等方面需要达到较高指标,才能满足太阳、木星、再电离纪元等多种测量在极化测量、天线跟踪稳定性以及接收机宽带匹配等方面的需求。根据SKA requirement 2165:极化纯度(polarization purity)213538 和每极化方向灵敏度(sensitivity per polarization)281415提出的性能需求,以及在总结原有设计的经验后,针对10-90MHz频段,设计了一种适用于HF-VHF的新型倒V型栅板偶极子天线,具有重量轻,风阻小等优点,在10-90MHz的超宽频段内阻抗变化缓慢、极化纯度良好。其中,在阻抗变化方面,天线的阻抗实部从0.8到631.132变化,优于低频射电阵列(Low Frequency Array, LOFAR)的低频阵列天线,降低了接收机匹配难度和噪声;极化纯度方面,天线整体轴比小于0.41dB,对于太阳射电爆发等强极化信号具有良好的极化隔离度。

  • 当量法在社区卫生机构成本测算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7-0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样本机构的成本测算和绩效评价,探究当量法在一类保障二类管理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以真实数据为原型,结合当量法和DEA法,对比分析当量结果在应用于成本测算、新增项目成本测算、人员与机构效率评价等应用。结果 2020年14家每当量成本平均69.80元,共提供疫情相关服务13.48万当量,成本消耗为103.78万元。14家机构人均负担当量相差较大,综合效率有效的有2家,纯技术效率有效9家,规模效率有效2家。结论 当量法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量考核标准化提供基础,可以快速核算服务成本消耗,为政府分类补偿、精准管理提供抓手,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特色、高水平发展。样本机构的纯技术效率相对较高,投入的各项资源获得有效利用,但规模技术效率相对较低,呈规模递增,应适当加大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 嗜蜡菌对含蜡原油除蜡降粘作用的影响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18-01-02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含蜡原油因其蜡组分的存在而导致原油在低温环境中粘度变大、流动性变差,而在管输的过程中,蜡晶的析出会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甚至有堵塞管道的威胁。本文利用已发现的一株嗜蜡菌,利用其发酵液降解含蜡原油中的蜡组分,实验证明处理5 天后的原油含蜡量降低、表观粘度下降,偏光显微镜观察油中蜡晶结构明显变小而分散。软件ImageJ 对显微镜照片处理后测量得到:最大蜡晶粒径从609.1 μm 下降至72.1 μm;平均费雷特径大小从79.1 μm 下降到50.3 μm。

  • 嗜蜡菌对含蜡原油除蜡降粘作用的影响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含蜡原油因其蜡组分的存在而导致原油在低温环境中粘度变大、流动性变差,而在管输的过程中,蜡晶的析出会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甚至有堵塞管道的威胁。本文利用已发现的一株嗜蜡菌,利用其发酵液降解含蜡原油中的蜡组分,实验证明处理5天后的原油含蜡量降低、表观粘度下降,偏光显微镜观察油中蜡晶结构明显变小而分散。软件工mageJ对显微镜照片处理后测量得到:最大蜡晶粒径从609.1 wm下降至72.1 wm;平均费雷特径大小从79.1 wm下降到50.3 wm.

  • 大豆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8-04-0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定植于大豆根际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和作物的生产力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关于大豆生长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采集大豆苗期和成熟的根际土壤作为研究材料,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16S rRNA V3+V4区序列,探究大豆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经原始数据的拼接、过滤、去除嵌合体序列和聚类分析等数据处理过程,并对OTU进行分类学注释。在此基础上运用ANOVA分析物种组成变化,Alpha多样性指数研究细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在不同生育期有显著变化,其中成熟期土壤中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苗期;变形菌、放线菌、酸杆菌是大豆根际的优势菌门,其含量在不同生育期也有显著变化;假诺卡氏菌属、糖丝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是大豆根际的优势菌属,这些菌属中的部分菌群属于根际促生菌,具有潜在的促生效应。这些结果证实大豆的生育期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了解大豆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探讨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试验材料,经纯化培养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催乳素[0(对照)、100、300、500和1 000 ng/mL],继续培养24 h。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试剂盒检测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催乳素浓度为100、300 ng/mL时,BMECs相对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其他试验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0 ng/mL催乳素能够显著提高BMEC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基因表达量及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γ)基因表达量有增加的趋势。3)与对照组相比,100、300 ng/mL催乳素能够显著提高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表达量(P<0.05);300 ng/mL催乳素能显著提高αS1酪蛋白(CSN1S1)基因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100~300 ng/mL的催乳素对BMECs乳脂和乳蛋白合成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 保留脾脏的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临床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的全腹腔镜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接受保留脾脏的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11例。观察其保脾断流手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再出血率和生存情况。 结果 11例患者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保留脾脏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时间110~225 min,平均157±31 min;手术中出血30~150 m L,平均83±37 m L。术后住院时间5~14 d(平均9.4 d)。患者手术后1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功能等与手术前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保留脾脏的全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 g的黄颡鱼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中添加100、300、500、700 mg/kg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试验饲料。饲养56 d后,利用氯化铵进行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黄颡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添加量为3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且100~500 mg/kg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0~700 mg/kg组全鱼粗蛋白质和100~700 mg/kg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4)氨氮应激后,试验组黄颡鱼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迟,96 h时,各试验组黄颡鱼累积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00和300 mg/kg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可以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全鱼体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及抗氨氮应激能力。利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特定生长率和谷胱甘肽添加量,得出谷胱甘肽在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57.69 mg/kg。

  • 践行“一带一路”新发展理念 推动“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高质量发展

    分类: 统计学 >> 社会统计学 提交时间: 2024-03-27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中国科学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布局“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开拓性建设了10 个海外中 心,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国际科技合作,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国家合作创新研究、培养科技创 新人才,兼顾国际学术前沿与当地民生发展。文章以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高质量发展为 例,阐述了共建“一带一路”10 年来中斯科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并对中斯科教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进 行思考和提出建议。

  • 促进南方红壤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质地黏重,透水性差,季节性降雨分布严重不足,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合理的耕作措施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制约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979年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桃源站”)建站以来,系统开展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管理、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建立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的技术体系与优化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耕地地力提升和水土流失治理、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系统分析南方潜育性和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形成原因,为我国潜育性水田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与系统健康的协调机制,为稻田生态系统持续、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系统解析驱动稻田N2O和CH4排放关键过程的微生物作用机理,为我国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系统解析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细菌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分布格局和主要驱动因素,为大尺度刻画我国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机构及生态功能奠定基础;研究猪日粮功能性氨基酸代谢与生理功能调控机制,提升我国科学养猪水平和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探明了多年蔬菜连作对土壤氮素转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微生物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调控措施,为蔬菜土氮素的调控提供强有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养分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构建丘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氮磷拦截与生态消纳模式和稻田流失氮磷生态湿地消纳技术,为防控农田生态系统氮磷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构建南方丘陵区坡地种草养羊与农牧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并开展示范推广,服务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桃源站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指导下,将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