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我国内地教师主观的变迁(2002~2019):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教师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一项关键指标, 对其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至关重要, 同时, 对其随社会变迁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监测也不可忽视。本研究对2002至2019年间的51篇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量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报告(共包括13600名教师)进行横断历史的元分析。研究发现:(1)教师主观幸福感均值与年代呈显著负相关, 这说明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在逐年下降。(2)来自社会经济条件(居民消费水平、房价、老年抚养比和教育经费)、社会联结(家庭规模数、离婚率和城镇化水平)和社会威胁(犯罪率)三方面的8项宏观社会指标的变化能显著预测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下降。(3)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随年代下降的趋势更明显, 其主观幸福感得分要显著低于高校教师。本研究不仅探究了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近20年的变迁趋势, 而且结合社会宏观发展的指标, 提出了影响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三维理论框架, 对群体社会心理的研究思路进行了纵向(随时代变迁)及横向(宏观社会指标)的拉伸, 拓展理论基础的同时, 在实践上, 为干预调节我国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提供决策依据。

  • 自我概念一致性与间的关系:文化的调节作用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自我概念一致性已经被证明对于享乐的和自我实现的幸福感具有促进作用。然而文化可以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 具有独立型自我构念和低水平的辩证思维, 因此他们的自我概念一致性较高, 且对幸福感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而东方人崇尚集体主义, 具有互依型自我构念和高水平的辩证思维, 因此他们的自我概念一致性较低, 且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微弱。未来的研究需要在特质以外的人格水平上, 检验不同分类标准下的自我概念一致性与文化和多种类型的幸福感间的关系。并且探索文化发挥作用的其他机制, 解析文化与自我概念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幸福感的深层机制。

  • 老年人的智慧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智慧是个体在其人生经历中习得的一种德才一体的综合心理素质, 是成功老龄化的重要标志和毕生发展的理想终点。研究发现, 三维智慧量表、自我评估智慧量表、成人自我超越问卷等自陈式测量和柏林智慧范式、智慧推理等表现式测量对老年人智慧评估具有良好性能; 老年人智慧发展受到开放性、自我反思、情绪调节、人格成长等内在因素以及受教育程度、关键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的交互影响; 毕生发展的智慧为老年人带来更高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更少社会疏离感、孤独感和抑郁。未来应该开发多测度、整合的老年人智慧测评工具; 深入揭示老年人智慧的预测因素、影响后效及其内部作用机制; 进一步探索社区养老服务中老年人智慧的干预与培育策略。

  • 内卷还是躺平?竞争压力如何影响心理补偿

    分类: 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02

    摘要: 在竞争压力面前, 人们选择了两种完全相反的策略, 分别是内卷与躺平。为了解释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 本研究区分了竞争压力的维度属性, 并基于心理补偿理论, 探讨了个体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竞争压力时的补偿策略。具体来说, 竞争压力包括竞争结果压力与竞争过程压力两种。其中, 竞争结果压力威胁到人们的自尊, 进而促使其选择流动补偿策略, 形成内卷效应。竞争过程压力则威胁个体的幸福感, 促使其选择逃避补偿策略, 形成躺平效应。研究发现将有效地补充竞争压力、心理补偿、自尊和幸福感领域的文献。

  • 幸福悖论及其最新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横断研究认为收入和幸福感正相关; 长时时间序列(通常指10年及以上)研究认为二者无关, 这种矛盾的结论即构成了幸福悖论。传统上解释幸福悖论主要从理论着手, 如定点理论、适应理论、相对效用理论等。近年来, 学者们开始从“忽略变量”的角度解释, 文章分别介绍了收入不平等、受教育水平、社会资本、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婚姻状态五种忽略变量。忽略变量对幸福感的消极效应抵消了收入对幸福感的积极效应, 导致了幸福悖论现象的发生。

  • 老年人心理韧性与的关系:一项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老年人心理韧性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通过文献检索和筛选, 共有42篇中英文文献, 75个独立样本纳入元分析(N = 12856)。结果显示, 老年人心理韧性和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消极情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心理韧性的测量工具、文化背景、文献质量、文献年份、样本量和样本人群年龄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心理韧性如何影响老年人幸福感提供了较为精确的估计, 对于提高老年人幸福感进而实现成功老化具有重要意义。

  • 感恩的个体主观更强?—— 一项元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探讨感恩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搜索共获得了62项研究167个独立效应量(n = 31975)。异质性检验发现, 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比较合适; 敏感性分析显示, 逐步删除异质性较高研究, 感恩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 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 亚组检验和元回归分析表明, 感恩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受感恩测量工具、被试群体、文化背景的调节与影响。以上结果说明, 感恩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更强, 同时还要考虑感恩测量工具、被试群体和文化背景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

  • 澳门大学住宿式书院的关顾成效——师生关系、 、自尊的分析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4-03-05 合作期刊: 《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 》

    摘要: 本研究以澳门大学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澳门大学住宿式书院的关顾成效,了解他们在师生关系、幸福感、自尊的现况,以及不同的背景下,澳门大学本科学生在这些变量之差异情形。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式,以“师生关系量表”、“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以滚雪球抽样法一共收取263位澳门大学本科学生的资料,并以单一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澳门大学本科学生师生关系、幸福感、自尊的现况良好;2)入住书院与非入住书院的澳门大学本科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生活关系、教学关系、辅导关系、整体师生关系及幸福感中的身心健康均有显著差异

  • 感恩与社会的双向关系:来自长期追踪法和日记法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感恩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感恩与社会幸福感存在关联,但缺乏因果性证据。为此,本研究采用长期追踪法和日记法探讨感恩和社会幸福感的因果机制。研究1对482名被试进行间隔七个月的两拨次追踪调查,来探讨感恩和社会幸福感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前测的感恩能够预测后测的社会幸福感,前测的社会幸福感也能预测后测的感恩。为了减小回忆偏差,研究2对248名被试进行连续21天的日记法调查。结果发现,前一天的感恩能预测后一天的社会幸福感,前一天的社会幸福感也能预测后一天的感恩。研究揭示了感恩和社会幸福感之间的因果机制,并提出感恩和社会幸福感的螺旋上升双向影响模型,这对培育个体感恩和提升个体社会幸福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 感恩与社会的双向关系:来自长期追踪法和日记法的证据

    提交时间: 2023-03-16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感恩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感恩与社会幸福感存在关联,但缺乏因果性证据。为此,本研究采用长期追踪法和日记法探讨感恩和社会幸福感的因果机制。研究1对482名被试进行间隔七个月的两拨次追踪调查,来探讨感恩和社会幸福感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前测的感恩能够预测后测的社会幸福感,前测的社会幸福感也能预测后测的感恩。为了减小回忆偏差,研究2对248名被试进行连续21天的日记法调查。结果发现,前一天的感恩能预测后一天的社会幸福感,前一天的社会幸福感也能预测后一天的感恩。研究揭示了感恩和社会幸福感之间的因果机制,并提出感恩和社会幸福感的螺旋上升双向影响模型,这对培育个体感恩和提升个体社会幸福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 感恩与社会的双向关系:来自长期追踪法和日记法的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1-28

    摘要: 感恩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感恩与社会幸福感存在关联,但缺乏因果性证据。为此,本研究采用长期追踪法和日记法探讨感恩和社会幸福感的因果机制。研究1对482名被试进行间隔七个月的两拨次追踪调查,来探讨特质感恩和社会幸福感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交叉滞后分析发现,前测的特质感恩能够预测后测的社会幸福感,前测的社会幸福感也能预测后测的特质感恩。为了减小回忆偏差,研究2对248名被试进行连续21天的日记法调查。结果发现,前一天的状态感恩能预测后一天的社会幸福感,前一天的社会幸福感也能预测后一天的状态感恩。本研究揭示了感恩和社会幸福感之间的因果机制,并提出感恩和社会幸福感的螺旋上升双向影响模型,这对培育个体感恩和提升个体社会幸福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 当下的失败如何影响对未来目标的评价:高低自我威胁情境下的不同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3-04

    摘要: [目的] 探讨当下的失败如何影响对未来目标的评价及情境的自我威胁性在其中的内在作用机制。 [方法] 研究一(N=350)在低自我威胁情境下通过智力测验(6道重量估计测试题和6道数量估计测试题)进行试验,并对预期幸福感进行测量;研究二(N=407)在高低自我威胁情境下通过智力测验(威胁启动材料)进行试验,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情感体验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研究一结果表明,在反馈取得好成绩的任务中,个体对未来在该任务中表现优异的预期幸福感低,而在反馈取得差成绩的任务中,个体的预期幸福感高,证实了迎难而上假说;研究二验证了情感体验和自尊在当下表现与预期幸福感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情境的自我威胁性在该中介模型中的调节作用,且结果表明高自我威胁情境下贬低目标假说成立,低自我威胁情境下迎难而上假说部分成立。 [局限]研究主要探讨对预期幸福感的研究,没有涉及到未来实际幸福的体验;低自我威胁情境下当下表现与预期幸福感的倒U型关系的过具体过程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论](1)情境的自我威胁性在当下表现与预期幸福感之间起到调节作用;(2)情感体验和自尊在任务中的当下表现与预期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3)情境的自我威胁性在链式中介模型中的当下表现情感体验路径中起调节作用;(4)高自我威胁情境下贬低目标假说成立,低自我威胁情境下迎难而上假说部分成立。

  • 的稳态与跃迁:一个新的整合视角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以往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对幸福感稳定性与变化性问题持有不同观点。设定点理论认为幸福感通常保持在设定点位置, 动态平衡理论(及其变式——主观幸福感稳态理论)进一步强调幸福感在围绕设定点的某个范围内波动而呈动态平衡状态, 享乐适应理论在动态平衡理论基础上从情绪适应的角度分析了幸福感维持稳定的原因, 这三个理论均强调幸福感维持在某个平衡水平。相反, 持续幸福理论强调幸福感是可以提升的, 能发生长期的变化。这些理论观点的差异本质在于如何看待幸福感的稳定性与变化性, 我们借用生物学中的“稳态”“稳态应激”概念及物理学中的“跃迁”思想, 认为幸福感不仅存在稳态, 也会出现稳态应激, 并可由此引起幸福感稳态的跃升。这一整合视角为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 也对幸福感的持续提升有启发意义。

  • 手机冷落行为的前因、后果与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2-20

    摘要: 手机冷落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只顾低头玩手机,而无暇顾及(冷落)身边人或事物的行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手机冷落行为的前因、后果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方法探讨手机冷落行为的发生机制、从边界创建视角考察手机冷落行为的影响因素、揭示手机冷落行为与人际关系质量的双向影响、明晰手机冷落行为对行为发出者的影响以及基于非人际感知视角探讨手机冷落行为的作用机理。

  • 解构幸福的文化维度:文化如何建构人类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24

    摘要: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核心研究主题,同时也是当代社会中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尽管全球对幸福的基本看法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但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在塑造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幸福通常与社区关系和社会和谐密切相关;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幸福则更多地与个人成就和自主性联系在一起。深入理解这些文化间的细微差异对于开发有效的幸福增强策略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文化中幸福感的构建方式,强调了理解文化差异在设计有效的幸福增强策略中的重要性。未来的研究应该在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更精细的幸福感研究,发展既尊重又融合多元文化视角的幸福感干预措施。

  • 嫉妒与因果机制:基于追踪和日记法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7 合作期刊: 《心理学报》

    摘要: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尽管影响幸福的因素很多, 但社会比较是影响个体幸福感最普遍的因素。基于社会比较理论视角, 分别采用纵向追踪研究和日记法研究探讨了向上社会比较中典型情绪——嫉妒与幸福感的因果关系机制, 并首次尝试建立了嫉妒与一般主观幸福感(SWB, Subject Well-being)因子的循环假设理论模型。在研究1中, 对290名参与者进行间隔1年的两次(T1和T2)追踪调查, 探讨特质嫉妒与主观幸福感双因子模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 T1的特质嫉妒可以显著正向预测T2的消极情感(NA, Negative Affect)和SWB因子, 显著负向预测T2的积极情感(PA, Positive Affect)和生活满意度(LS, Life Satisfaction); (2) T1的一般SWB因子负向预测T2的特质嫉妒。在研究2中, 进一步采用日记法对178名参与者进行了持续14天的研究, 结果发现每日嫉妒仅能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双因子中的NA。首次基于社会比较的理论视角, 采用多方法学视角深入揭示了嫉妒与主观幸福感的PA、NA和LS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机制, 弥补了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不足。更重要的是, 还首次自主提出了嫉妒与一般SWB因子的循环假设理论模型, 对从社会比较理论视角去拓展、理解、重评SWB的社会基础提供了较新的思路。

  • 基于微博大数据分析时间取向与主观的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1-21

    摘要: 人们在思考或行动上所偏好的时间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为,而行为会影响生活状态,据此我们希望探讨时间取向与人的主观幸福感是否有关。本研究利用微博大数据,收集了2010至2017年共64160名活跃用户的微博,通过关键词提取以及数据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与未来词频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r = 0.404, p < 0.01),与现在词频及过去词频之间呈弱相关;将用户按时间取向词频分组后,高词频组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低词频组(t = 67.442 , p < 0.001),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主观幸福感与时间取向词频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说明未来时间取向可作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本研究为利用微博大数据预测心理健康提供了新的方向。

  • 正念对实现型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09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实现型幸福感是当个体的生命活动与深层价值观协调一致时, 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而产生的目的感和意义感。正念可能是影响提高实现型幸福感途径最核心的个体内部因素。近期研究发现:正念特质与实现型幸福感高度正相关, 注意觉知和接纳分别通过预测更高的积极品质和缓解负性情绪影响实现型幸福感; 正念训练提高了临床与非临床群体的实现型幸福感; S-ART模型、正念的意义建构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分别从认知调节、情绪调节和行为调节角度解释了正念影响实现型幸福感作用机制。未来应进一步分析正念基本元素对实现型幸福感的差异性影响, 深化探索正念影响实现型幸福感机制, 开发针对提高实现型幸福感的正念训练。

  • 删繁就简:自愿简约及其前因、后果和理论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1

    摘要: 自愿简约是指个人因放弃有形的物质资源的拥有和满足,在简化外部生活过程中获得内心的丰富与充盈的生活方式。自愿简约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和客观环境可持续性具有积极作用。而个体选择自愿简约受到社会环境、文化因素和时代背景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需求满足和个人价值观等个人因素的驱使。未来研究需要多角度拓展自愿简约的形成机制、进一步挖掘自愿简约的作用机制以及深入探索其产生的多重影响。

  • 正念对实现型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

    分类: 心理学 >>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4-25

    摘要: 摘 要 实现型幸福感是当个体的生命活动与深层价值观协调一致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而产生的目的感和意义感。正念可能是影响提高实现型幸福感途径最核心的个体内部因素。近期研究发现:正念特质与实现型幸福感高度正相关,注意觉知和接纳分别通过预测更高的积极品质和缓解负性情绪影响实现型幸福感;正念训练提高了临床与非临床群体的实现型幸福感;S-ART模型、正念的意义建构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分别从认知调节、情绪调节和行为调节角度解释了正念影响实现型幸福感作用机制。未来应进一步分析正念基本元素对实现型幸福感的差异性影响,深化探索正念影响实现型幸福感机制,开发针对提高实现型幸福感的正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