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性评价在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5-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是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的关键,但因其属于无法被直接观察的抽象能力,所以并不适合用传统的方法来对该能力进行评价。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优化课程教学评价方法来提高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培训效率、丰富医学教育评价。方法 于2022年9~12月,以同济大学医学院38名全科方向硕士研究生为对象,根据生源类别分为在职组16人与住培组22人。课程包含核心、案例、结果3个模块,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实践。定量评价的内容为技能评分表、PBL评分表与案例评分表,主观评价的内容来自多源反馈。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学员核心和案例模块首次课程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个模块末次课程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全班以及两组学员在核心和案例模块首、末次课程的定量评价得分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观评价性质分为肯定性评价与改进性评价,发现随着课程的深入,核心模块与案例模块的肯定性评价数量与百分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改进性评价数量与百分比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结论 程序性评价能够丰富全科思维评价体系、推动学员循序建构全科思维,同时也发现了“翻转课堂”是程序性评价的呈现形式。

  • 基于全科医学思维的的全专协作慢病管理实证探讨——以社区骨关节炎管理的“六个一”建设为例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2-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全科与专科协作的全专协作模式目前主要基于疾病诊治技术支持、分级诊疗落实等内容被运用于对社区各类慢病的诊治和管理。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医学团队基于全科医学思维以患者为中心系统观和整体观的特点,围绕六个一进行多维度建设,探索和实践更为全面、深入及有效的全专协作模式。六个一的建设基于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专协作,以对社区常见慢病骨关节炎(OA)为例,其内容和特点包括:(1)成立一个多学科团队:所成立诊疗团队能依托综合性医院层面三维协同医联体基础,发挥综合性医院的全科联络协调作用,细化协调多学科分工;(2)完善一套诊治流程:遵循科学循证完善一套疾病的分级诊治流程,并对诊治流程进行成效评估,使其更有助于改善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3)开发一个APP:所开发APP能涵盖对OA患者的分层诊疗和管理、医患沟通、科普推送、预约挂号等多种功能,并可将完整诊疗数据收录于专属信息平台;(4)设计一套宣传推广方案: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在综合性医院及社区的疾病诊疗、健康体检和咨询等多场景下进行宣传;(5)建立一个案例库:建立 OA 患者专病案例库,持续随访患者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实行分层管理,以便于提供更多全科特色案例;(6)建设一套课程:围绕 OA 专病建设的课程内容包含全科骨痛未分化疾病骨关节炎慢病管理,开展形式包括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门诊接诊和教学查房示范等,用于全科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教学培训。以社区骨关节炎管理的六个一建设为例,基于全科医学思维的全专协作慢病管理实践提示全科与专科有在医、教、研多维度全面深入合作和相互促进的潜力,且优化整合疾病分级管理相关的团队、技术、信息支持等对于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水平提升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