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蒲川
  • 重庆市慢性病防控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2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对慢病防控资源配置的研究多为现况调查或公平性分析,且缺乏代表性强的结果评价指标。目的 分析重庆市慢病防控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对慢病防控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照“穷尽”原则,系统收集政府、卫计委及相关部门网站、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 等公开数据库发布的重庆市 2010—2021 年慢病领域所有文献资料进行摘录,对慢性病资源配置适宜程度进行量化分析。运用课题组前期构建的适宜公共健康体系定量标准,在系统收集信息资料后,分别从慢病防控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的 4 个二级指标及 13 个三级指标展开研究,根据文献中资源配置的相关表述,采用“五分度评分”法半定量对其进行严重性评分,再对评分结果进行公式计算,最终得出资源配置的适宜程度。运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对慢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 2010—2021 年重庆市慢病防控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不断上升,由 6.64% 上升到 27.57%;人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从 36.49% 上升到 46.59%,财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从 41.06%上升到 50.28%,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从 41.40% 上升至 42.96%,信息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从 5.73% 上升到 24.09%。其中财力、物力资源配置适宜程度与重庆市慢病过早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722,-0.586。结论重庆市慢病防控资源配置适宜程度逐年提高,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信息资源配置程度较低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加快提升资源配置适宜水平来应对慢病发病人数的迅速上升。

  •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社区中医药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随着老龄化日趋严重、居民疾病谱发生转变,国家对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日益重视。了解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现况及影响因素,对未来更好地发挥出社区中医药服务应有的价值起着关键作用。目的从需方角度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社区中医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12月1日,在重庆市9个中心城区采用配额抽样法按人口比例抽取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偶遇抽样法在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周边社区抽取居民展开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840份,有效问卷806份,有效率为95.96%。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各维度的服务满意度,采用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分析框架对居民社区中医药服务利用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受访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率仅为35.9%。倾向特征(年龄、婚姻状况)、使能资源(医保类型、近2周医疗支出、机构能否满足家庭基本医疗需求、机构是否提供中医药服务)、需要因素(是否患慢性病、近2周自觉身体状况、是否需要社区中医药服务)、个人中医文化(中医转诊意愿、中医药文化相信程度、社区中医药文化氛围)共4个层面12个指标是居民利用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居民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受到多维度多因素的影响,故而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