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条件: 邹冠扬
  • 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知信行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1-1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中医在疾病预防、保健、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推动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大力发扬中医药在人民健康维护和促进上独特作用,而目前社区居民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教育情况尚不明确。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总体知晓情况、信任度及采用行为情况,探讨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48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结合地理位置(广州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经济等因素选择广州市4个行政区域12个街道的652位社区居民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对中医治未病知晓情况、获取中医治未病知识的途径、对中医治未病的信任度、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对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52位社区居民中,67.79%(442/652)了解中医治未病,77.91%(508/652)信任中医治未病服务,69.63%(454/652)的社区居民曾接受过中医传统理疗,仅有6.59%(43/652)的社区居民过去一年接受中医治未病的服务次数超过4次。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广州市社区居民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2=9.218)、户口性质(2=19.356)、婚姻状况(2=2.490)、职业(2=17.889)、医疗保险付费方式(2=13.51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口性质(非农业、农业转居民、非农业转居民)是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信任度的影响因素(OR=2.646、5.593、10.502)。结论 广州市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总体认知程度(67.79%)及信任度(77.91%)相对较高,但实际服务的接受次数不足,存在知、信、行分离现象。非农业转居民户口的社区居民信任度较高,农业户口的信任度较低。应在开展中医治未病理念普及和服务工作中,充分利用居民偏好的形式,并针对特定群体加大宣传力度,以促进社区居民培养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