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教育类媒介中的主题字体设计浅析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传播媒介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首先奠定了传播中字体设计的文化性基础。根据传媒的性质和不同内容,字体设计在文化性、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做着不同程度的配比,对应着"共性与个性、规范与变异、识别度与美感度"三种紧张关系的上下调整,字体气质才被深度确立。教育类媒介是传媒中尤为特殊的一类,主要服务于教育教学,是面对学生使用最多、最引以为绝对标准的判断系统之一。而谓之基础之基础的识字和写字学习中,无疑是以"规范体"汉字为标准典范——它们从共性中来,到共性中去,来源于历史经验的沉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作为最科学稳妥的文化传承媒介继续传播。要对此类媒介中的主题字体进行设计,必须附有识字和写字学习这一特定任务,有限度地打破规范化方式,以适应内容、识别准确为前提,再进行美观个性的设计。在与文化产品结合之后,完成与基础教育的"跨界"。

  • 完整的嗅觉神经通路假设及建模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应用技术 提交时间: 2020-04-03

    摘要: 嗅觉神经通路研究是嗅觉研究的基础,对脑科学研究同样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综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探索了完整的嗅觉神经通路假设。该神经通路包括以嗅球层为核心的前端部分、以内嗅皮质为核心的中端部分和以齿状回为核心的后端部分。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完整的嗅觉神经通路结构模型,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 数字人文视角下多日记人物关系联合挖掘及可视化研究——以西南联大相关日记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目的 /意义]联合挖掘与西南联大有关的多部名人日记,构建融合多部文献信息的西南联大社会网络图谱,以期通过多日记联合挖掘,发现更多的潜在社会关系,突破单日记社会网络挖掘的局限性。[方法/过程]以1938—1941年间与西南联大相关的多部日记为语料,利用Python程序统计人物共现关系,使用Gephi构建多日记社交网络图谱。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拓扑特征、人物中心度特征以及基于模块化和K-core的人物群体特征等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结论 ]相较于独立日记挖掘,多日记社会网络联合挖掘显示出更明显的网络结构特征,更加去中心化,社会关系信息也更为丰富,可揭示出较为隐蔽的社交关系,在数字人文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学派追踪:扎根理论学派的构型、内蕴与衍生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资料的利用 提交时间: 2022-08-19

    摘要: 目的/意义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学派作为科学家创造活动的主要阵地,一直在学术碰撞与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弥补之前学派研究的抽象逻辑性,发掘学派特征,剖析学派间冲突与交流的原因,对学派进行研究有助于科学理论的传承与创新,促进科学活动的合作交流,进而提高知识凝聚力,推动科学变革。 方法/过程 本文以扎根理论学派为例,提取Semantic Scholar数据库中扎根理论文献及其引文关系等元数据,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挖掘扎根理论学派间的冲突与交流关系,在揭示学派在学科、学者、主题内容方面的特征基础上,深入剖析产生冲突与交流的原因。 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学派间存在冲突与交流关系,但交流关系更加明显;学派间产生冲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具有不同的核心理论,另一方面,不同学派虽然具有相同的发展走势,但与不同学科的关系具有明显不一致的特征,这与学派最初提出者的学术背景与方法本质有关;学者对学派并没有完全的隶属认同感,从学者稳定性来看,不同学派与学者具有不同关系,学派内容更能符合时代需求也是吸引学者的原因。从学派主题内容分析结果来看,学派间的交流隐含在学者们应用学派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过理论基础感知、现象实证演绎、方法逻辑兼容、技术有效创新以及论题整合创新四个应用模型要素间的动态互动,不同学派间、学派与其他研究领域发生了被动交流。

  • 一种新的结合仿生学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估研究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0-03-29

    摘要: 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结构与功能分别朝着多样化、智能化趋势发展,但研究者仅从解决问题结果的优劣对模型进行评估是有所欠缺、过于片面的。因此在本文中提出从仿生学的角度构建评估人工神经网络仿生度的指标集,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式对模型的仿生度进行整体分析。在定性方面,对模型的神经元方程、网络结构、权重更新原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在定量方面,基于仿生的角度构建指标集即小世界特性、同步特性及混沌特性,对模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LeNet5模型及BP神经网络具备同步特性,但其与真实生物神经网络仍有一定的距离,而KIII模型在结构上具备一定的小世界特性,其网络内部也表现同步特性及混沌特性,与真实的生物神经网络更为接近。

  •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HL-3装置中性束逆变型高压电源模块设计

    分类: 核科学技术 >> 核聚变工程技术 提交时间: 2024-05-12

    摘要: 高压电源是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束能量和引出束流的品质。随着电压等级的逐步提高,PSM高压电源无法满足实验要求。为了实现中性束调制注入功率的快速切换,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逆变型高压电源。采用超级电容储能方式,降低所需电网容量,减小对电网的冲击。采用软开关技术的DC-DC谐振变换器结构,提高电源的响应速度,减小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设计电源模块电路拓扑,根据电源性能指标完成系统建模计算。建立充电电路和主回路PSIM仿真模型,对电源性能指标进行仿真验证。搭建逆变电源模块测试样机,完成相关性能指标测试。经仿真及实验验证,电源模块能够实现1600V/50A的稳定输出,满足6MW/120kV设计要求。

  • 云南火焰兰的花形态和花药发育的胚胎学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8-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关于珍稀濒危植物火焰兰属的研究资料较少,该文以云南火焰兰为研究对象,通过 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它的花形态和花药发育胚胎学特征。结果表明:(1)花形态 具有以下分类特征:唇瓣三裂,花距不明显;合蕊柱圆柱形;花药帽紫色具黄条纹;花粉团 一对,由黏盘及黏盘柄连接。(2)花药原基分化出一对侧生花药室,每个花药室的小孢子 囊中央分化出一条偏离中轴的不育隔膜组织,发育为一对不等大的次生小孢子囊;花药成熟 时,由于不育隔膜组织降解,形成两个深裂花粉团。(3)发育完整的花药壁有5~6 层,为多 层型花药壁,包括:表皮、2~3 层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细胞为单核、腺质型。 花药成熟时,药室内壁发生纤维状加厚,花药室在远轴端开裂散粉。(4)小孢子母细胞经 同时型胞质分裂,形成正四面体和左右对称排列的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保持在四分体内, 经有丝分裂发育为2-细胞型的四合花粉,排列紧密,构成一个坚固的花粉团。花药发育过 程中,未观察到花粉败育现象。结合现有资料,该文分析了云南火焰兰的花形态和花药发育 中具有分类学意义的胚胎学特征,为火焰兰属的分类学和保护生物学提供了新资料。

  • 紫纹兜兰的花形态和双雄蕊花药发育及分类学意义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0-2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兜兰属的分类系统学问题争议较大,亟待更多资料澄清。该文利用体式解剖镜和石 蜡切片技术观察了紫纹兜兰的花结构和双雄蕊花药发育特征,为兜兰属及其所在的杓兰亚科 的分类学提供新资料。结果表明:(1)花形态特征支持将紫纹兜兰放置于兜兰亚属的单花 斑叶组,包括萼片具脉纹、花瓣长圆形带黑褐斑,唇瓣具直立的耳状结构,退化雄蕊新月形 等。(2)花药原基分化出一对侧生并列的药室,花药室中央分化出一条不完全贯穿的不育 隔膜组织,将其分化为两个小孢子囊。在花药成熟时,不育隔膜组织被降解吸收,两个花粉 囊通过次生融合形成一枚马鞍形的黏性花粉团。(3)发育完整的花药壁有4 层,由外到内 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符合单子叶型花药壁。花药壁具绒毡层和内绒毡层, 均为2 核。在2-细胞花粉时期,中层和绒毡层发生降解,药室内壁发生纤维状加厚。(4) 小孢子母细胞经同时型胞质分裂形成不同排列方式的小孢子四分体,包括正四面体、左右对 称和十字交叉型,且同一药室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现象明显。(5)在雄配子体 发育阶段,小孢子或保持在四分体内或从四分体中游离出来,经有丝分裂发育为2-细胞型 花粉,形成具有黏性的四合花粉或花粉粒。结合现有资料,该文比较分析了紫纹兜兰不完全 贯穿的不育隔膜组织、单子叶型花药壁、具2 核的绒毡层和内绒毡层、同时型胞质分裂和黏 性花药等特征的分类学意义,为理解兜兰属及杓兰亚科的分类学和保护生物学提供新资料。

  • 传统傣药竹叶兰的花粉团发育及分类学意义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0-01-12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兰科单型属竹叶兰属的花粉团发育过程,包括花形态解剖特征、8个花粉团的形成机制、花药壁发育模式、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等特征,为该属复杂的系统亲缘关系提供胚胎学证据,结果如下。成熟花药有两个药室,每个药室有4个一簇金色的花粉团,被白色花药帽。早期花药原基分化出的一对并列侧生药室,每个药室中央小孢子囊分化出一对纵横交错的不育隔膜组织将其分割为4个次生小孢子囊,最后发育为4个花粉团。花药成熟时,由于每个药室内的花粉团间的隔膜组织发生不彻底降解,导致4个花粉团在花药开裂处粘合成一簇。发育完好的花药壁共有6 ~ 7层,由外到内为表皮、3 ~ 4层药室内壁、中层和双核绒毡层,符合多层型花药壁的发育模式。花药成熟时,表皮退化,纤维性加厚发生在3 ~ 4层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彻底降解。小孢子母细胞通过同时型胞质分裂产生了正四面体型、左右对称、十字交叉型排列的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四分体继续保持在同一胼胝质内完成了雄配子体发育,形成了2 - 细胞型的四合花粉。四合花粉两两或松散或紧密排列,构成了粉质花粉团。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证实、补充并分析了竹叶兰属的花粉团发育特征,为该属的亲缘关系提供了胚胎学证据。

  • 民勤绿洲外围不同立地类型黑果枸杞种群分布格局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09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通过测定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外围4个不同立地类型黑果枸杞群落植被特征和黑果枸杞株数、株高、冠幅等生物学特征,以及黑果枸杞分布格局的点坐标,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s K函数,分析了民勤绿洲外围不同立地类型上黑果枸杞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 4个不同立地类型中植被物种数为:砾石地﹥盐碱地﹥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地、覆沙地,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简单,存在多个科单属单种现象。② 黑果枸杞株数在盐碱地中最多,覆沙地次之,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地和砾石地中最少;而平均株高由高到低依次是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地、盐碱地、覆沙地、砾石地;平均冠幅分布与平均株高类似。③ 在4个样地中,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地和砾石地中的黑果枸杞呈现聚集分布;覆沙地中,黑果枸杞在较小尺度(0.2~0.5 m)呈现聚集分布,在较大尺度(1.5~2.5 m)呈现随机分布;盐碱地中,黑果枸杞种群表现为完全的随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