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数据驱动的精准化文史学科服务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师范大学文史学科服务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借助于数据驱动决策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文史学科精准化服务探索。[方法/过程]参考数据驱动决策相关理论和文史学科精准化服务的需求,搭建数据驱动的服务实施框架,系统收集图书借阅数据、门禁数据、研究成果数据、问卷调查数据、用户咨询数据、意见反馈数据等,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学科服务实践。[结果/结论]经过数据分析获得学科忠诚用户和关键用户,了解文史学科用户的文献利用行为特点和需求,找到学科服务开创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用户对教学、科研、管理支持的方面需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精准化学科服务策略。

  • 国外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游戏项目实践进展探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归纳总结现有国外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游戏项目的实践特点和成功经验,以期为国内图书馆开发设计数字馆藏建设游戏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综合运用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以数字馆藏建设的准备、实施和维护3个阶段为基础,系统地梳理当前国外图书馆馆藏建设中游戏项目的应用形式和实践进展,并以大型开源游戏服务平台Metadata Game为例,深入剖析该数字馆藏建设游戏项目的基本概况、技术基础、实现机理以及操作方法等内容,从而总结出国外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游戏项目的主要特点及经验启示。[结果/结论] 我国图书馆可借鉴国外游戏项目的经验,根据特定建设需要和自身技术条件,在数字馆藏建设项目中逐步引入不同类型、主题及形式的游戏项目。

  • 融创与交汇:江苏新华报业集团平台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 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需求调查及素质提升策略探究——以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需求调查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针对目前图书馆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新老馆员满足岗位需求有困难、部分馆员缺乏独立科研能力等问题,对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员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指导实践。[方法/过程] 基于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馆员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和BALIS培训中心历次线下培训的反馈调查,从培训的内容需求和形式需求两个方面,通过交叉分析、总结归纳,得到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培训需求,并据此提出培训改进策略。[结果/结论] 提出以下馆员素质提升策略:统筹培训内容、制定系统化的培训方案,细分馆员类型、分层开展馆员培训,精心打造培训内容、注意培训内容的多能力融合,以面对面培训为主、拓展培训渠道、做好培训保障。

  • 基于VSM 的美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网站导航文本调查与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美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网站导航文本的特点, 为国内大学图书馆导航建设提供建议。【方法】结合一流大学应具有一流学科、一流教师和一流学生的思路选取选取15 所美国一流大学图书馆, 基于标签云和文本挖掘模型VSM, 分析导航文本词维度上的共性和特异性, 并结合《2016 年美国图书馆状况报告》进行数据验证。【结果】与人工调研相比, 基于VSM 模型的统计方法可以更直观、快速地给出基础调研结果, 调研结果可供进一步深度文本分析参考。【局限】仅选取一级导航、二级导航和首页标题板块概况导航文本。【结论】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模型的统计方法可以更直观、快速地给出基础调研结果, 为高校图书馆网站导航建设提供参考。

  • 面向院系的高校毕业生图书馆记忆系统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基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数据, 面向特定院系, 设计与开发展示毕业生利用图书馆情况的个性化记忆系统。【应用背景】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不断推陈出新, 读者数据挖掘成为创新服务模式的有效手段。【方法】利用来自图书馆不同系统的读者数据搭建数据库, 采用JSP 技术开发平台, 结合HTML5、CSS、jQuery 等技术进行前台展示。【结果】毕业生可通过系统浏览与打印图书馆的数据, 包括到馆记录、借阅历史清单、图书馆座位使用信息、研究间预约情况等。【结论】该系统释放图书馆基础数据的价值, 为毕业生提供人文关怀。

  • 澳大利亚大学开放获取政策调研与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澳大利亚是开放获取(OA)运动的引领者和积极践行者,研究澳大利亚大学开放获取政策的现状和特点,对国内开放获取运动的顺利推进有积极借鉴意义。[方法/过程]搜集澳大利亚38所大学和2个官方资助机构的共计40份开放获取政策原文,以此为基础对原文进行统计分析和文本解读,从澳大利亚开放获取政策的发布时间、产生机制、实现途径、政策目的、实施范围、概念定义、存缴类型、开放要求、各方职责、版权声明这10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揭示澳大利亚大学开放获取政策的现状和特点。[结果/结论]澳大利亚大学开放获取政策有以下特点: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大学都发布了开放获取政策,占比88.6%的高普及率归功于政府科研资助机构的政策示范和经费推动;各大学对开放获取政策持积极态度,自上而下推进政策发布与实施;各大学偏向于支持和鼓励绿色OA的发展之路,对科研成果的OA自存储规定偏强制性;对OA政策的相关概念给出了明确定义,内容完整规范清晰,可操作性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推动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建议。

  •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文内容建设探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旨在为高校图书馆进行微信公众平台推文内容建设提供经验和建议。[方法/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网络数据调研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介绍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推文内容建设方面的理念、原则、效果和管理方式等。[结果/结论] 提出注重微信内容板块整体规划,坚持文案原创,精品原创栏目化,加强校内新媒体合作以及大力推动微信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 基于平滑L1范数的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社区识别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9-01-2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大数据时代,利用传统的社区发现算法对大规模复杂网络进行社区结构挖掘显得愈发困难,准确率也较低。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平滑L_1范数的深度稀疏自编码器社区发现算法L_1-ECDA(community discovery algorithm for deep sparse self-encoder based on smooth L_1 norm)。该算法首先采用基于s跳的方法对网络图的邻接矩阵进行预处理;然后构建基于平滑L_1范数的深度稀疏自编码器,并通过训练网络图相似度矩阵得到低维特征矩阵;最后采用K-means算法对低维特征矩阵进行聚类得到网络社区结构。通过在仿真网络与真实网络数据集上实验表明,L_1-ECDA算法有效提高了社区识别的准确率,且比DBCS算法准确率平均高4%,比Deepwalk算法和CoDDA算法平均高5.4%。

  • 基于规则网格的层次化布料动态模拟方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4-17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在布料动态模拟仿真过程中,收敛速度和模拟效率是两个核心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布料在动态过程中的模拟效果。针对布料动态模拟中的收敛速度慢、模拟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网格的层次化模拟方法,实现了基于位置的层次化动态模拟。在该方法中,利用层次化思想在原始网格的基础上构建层次化约束网格。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决策函数对网格进行精简,构造出更加满足目标要求的约束网格,在构造完成后利用提出的权值关联模型对各层次进行再矫正。在模拟过程中,原始网格利用层次化约束网格从最粗层到最精细层进行收敛矫正,有效避免了传统为提高收敛速度而单一的增加约束矫正迭代次数的问题。为了检验模拟性能,布料在周期钟摆风场下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在基于规则网格的层次化方法模拟下,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模拟的约束震荡问题,并且效率高、稳定性好。

  • 芦芽山华北落叶松早晚材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分离效应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2-12-2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采自芦芽山3个海拔高度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年轮样芯建立树轮差值年表,采用 树轮气候学的方法,以1984年/1985年为界,将树木整轮、早材和晚材差值年表与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不同 海拔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在19571984年和19852020年2个时段的异质性特征。结果显 示:( 1)芦芽山3个海拔树木早材和晚材径向生长变化在19572020年与研究区的气候变暖趋势难以拟合,与气温 因子的响应发生了分离。( 2)在19571984年,低海拔早材生长与气候因子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生长季降水 因子( 6月降水量)对中高海拔早材生长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进入19852020年,生长季降水因子( 4月降水量)对 低海拔早材的生长影响增强,中高海拔早材生长主要与1月降水量显著正相关,即生长季气候因子对中高海拔早材 的生长限制作用减弱。( 3)生长前养分积累对研究区华北落叶松树木晚材的生长至关重要:在19571984年,低海 拔与中高海拔晚材宽度年表均与5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19852020年,树木晚材径向生长表现出与生 长前气候因子(上一年11月,当年1月、 3月、 5月)的显著相关关系。( 4)2个不同的时段内,低海拔早材生长模式的 改变可能是气温升高带来的干旱胁迫造成的;而中高海拔早材生长模式差异有可能是由于气温升高缓解了中高海 拔地区低温对早材生长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芦芽山3个海拔华北落叶松树木早材和晚材生 长在2个时段对于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响应模式存在差异,与气候因子响应存在一定的分离现象,在今后区域 气候重建工作中应考虑该地区树木生长的分离现象,保证重建工作的可靠性。

  • 大花地不容块根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10-27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研究大花地不容块根的生物碱成分,该研究采用酸提碱沉法从大花地不容块根中提 取出总生物碱,然后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和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大花地不容块根的总生物碱提 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 (1)从总生物碱 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1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藤碱(1)、青风藤碱(2)、斯帝酚灵碱(3)、 瑞枯灵(4)、异紫堇定(5)、紫堇单酚碱(6)、巴婆碱(7)、sukhodianine(8)、荷包 牡丹碱(9)、7-氧代克班宁(10)和巴马汀(11);(2)体外细胞毒性测试显示,大花地 不容总生物碱和其主成分青藤碱对人类肺癌细胞 A549 的 IC50 分别为 7.510-4 g‧mL-1 和 6.5910-9 g‧mL-1。化合物 2、3、4、7、8、9 和 10 系首次从大花地不容中分离得到。大花地 不容块根中含有吗啡烷、原阿朴啡、阿朴啡、苄基四氢异喹啉和原小檗碱 5 种类型的生物碱。

  • 树轮记录的吕梁山北段1923 年以来3—4 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吕梁山北段管涔山地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样芯资料,建立树轮宽度标准年表 (STD),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得出34月平均最高气温是研究区树木径向生长的主控气候因子(R=0.509,P< 0.05)。借助一阶线性回归方程模拟构建近百年来管涔山地区34月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过程,同时应用逐一剔 除法对重建方程进行交叉检验,验证回归方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重建气温序列温度变化分析可知,管涔山地 区过去近百年有两个暖期和三个冷期分布,暖期为19321945年和19571970年;冷期为19461956年,1971 1983年和19932010年。基于Morlet小波分析对重建气温序列周期分析可知,存在3~5 a、10~13 a、22~33 a、40~45 a 的周期分布特征,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现象和太阳黑子活动是其周期变化驱动 因子。大尺度空间相关分析可知,重建气温序列对俄罗斯中东部、日本北部、中国中东部等大范围地区的温度变化 具有很好的空间代表性。研究结果进一步补充和丰富管涔山地区气候资料,同时对森林管理及农牧业发展具有重 要的参考意义。

  • 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与肿瘤发病风险关联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1-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肿瘤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都呈多维状态,多种慢性疾病与肿瘤有共同危险因素。目的 探讨慢性疾病风险综合评分与肿瘤发病风险关联。方法 以天津市慢病风险与健康管理队列中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健康体检的18009名受检者为研究对象。以慢性疾病相关指标(包括BMI、腰围、血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总胆红素、心率及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分类变量为自变量,以肿瘤是否发病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调整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各慢性疾病指标与肿瘤发病风险,并计算慢性疾病风险综合评分。根据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三分位数分为慢性疾病风险低分组(

  • 近144年来秦岭太白山林线区3-6月平均气温的重建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12-02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秦岭太白山林线植被因海拔较高且受人为扰动较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尤为敏感,为获取过去气候变化信息提供了可靠代用资源。然而,结合树木年代学方法及Arcgis空间插值功能进行秦岭林线气候变化重建的工作至今仍处于空白。利用采自太白山林线地带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所建立的树轮宽度资料,与提取自太白山保护区气温栅格数据中的采样点位置气象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白红杉与3-6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最显著,采用线性回归建立了两者的拟合模型,剔除重建方程中的1997、1998年之后,方差解释量达57.2%(调整自由度后为55.5%);重建气温序列显示偏冷时段平均跨度(16年)较偏暖时段平均跨度(10.8年)长,偏冷时段有:1870-1881年、1903-1918年和1977-1996年;偏暖的时段有:1882-1892年、1919-1929年和1997-2013年;在1931-1978年这一时期,气温相对稳定,1988年之后升温强烈;周期分析显示近144年以来3-6月气温存在22-31 a,18-22 a以及10-13 a的3个振荡周期,可能与大尺度气候驱动及太阳活动存在联系。以上结果均得到历史记录以及周边重建结果的支持。

  • 垫衬补偿对含翘曲间隙L型层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分类: 力学 >> 基础力学 提交时间: 2023-11-09 合作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摘要: 复合材料结构整体化制造中极易产生由固化变形引起的局部翘曲,该翘曲会显著削弱螺栓装配下复合材料结构的承载能力。通过试验和数值分析开展了垫衬补偿对含翘曲间隙L型层合板极限载荷恢复效率以及失效行为的影响研究。通过微观CT表征了含翘曲间隙L型层合板在螺栓装配后的损伤分布特征,并测试了其极限承载能力; 对比分析了垫衬补偿对螺栓装配后含翘曲间隙L型层合板损伤和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并借助数值分析手段定量地研究垫衬补偿对含翘曲间隙L型层合板承载能力恢复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紧固强制消除翘曲间隙会在螺栓装配区域和拐角处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层损伤,其中拐角区域的分层损伤可能是促使加载过程分层快速扩展,并导致极限承载能力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垫衬补偿技术极大的减小了装配损伤的出现,尤其是避免了拐角区域分层损伤的快速扩展,有效提高含翘曲间隙复合材料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

  • LED 光质及光周期对香梓楠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11-0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香梓楠(Magnolia hypolampra)为我国珍贵阔叶树种,在用材、香料、景观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进一步培育优良苗木和开发利用其非木质资源,该研究将香梓楠幼苗放置在由2个光周期(12、16 h·d-1)和4种光质(R: B=8:1、R: B=6:1、R: B: P: G =8:1:1:1、R: B: P: G =6:1:1:1,其中R、B、P、G分别代表红光、蓝光、紫光、绿光)两两组合成、光照强度一致的8个光照条件下生长。结果表明:(1)香梓楠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增长量、叶长宽比、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及光补偿点在12 h·d-1光周期R: B=6:1光质下最高,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在16 h·d-1光周期R: B: P: G =6:1:1:1光质下最高;(2)16 h·d-1光周期处理下的苗高增长量、叶面积、质量指数、叶绿素a+b、叶绿素a/b比值、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光饱和点均高于12 h·d-1光周期的;(3)在红蓝组合光质基础上添加紫、绿光提高了幼苗的质量指数,并影响光合色素的合成和积累;(4)红蓝光比例6:1与8:1相比,更具促进香梓楠幼苗苗高、地径、叶片生长及提高光合作用的潜力。综上结果可知,对于促进香梓楠幼苗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光周期为16 h·d-1光质为R: B: P: G =6:1:1:1光照条件的潜力较大,其次为光周期为12 h·d-1光质为R: B=6:1的光照条件。

  • ‘杨氏金红 50 号’猕猴桃的离体快繁研究

    分类: 农、林、牧、渔 >> 植物保护学 提交时间: 2018-07-18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杨氏金红 50 号’猕猴桃是黄肉红心的中华猕猴桃优良品种,该研究以其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离体培养,研究适合其离体快繁的外植体灭菌方式、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配比,建立了两种离体再生途径:途径 I 为直接诱导茎段腋芽出芽;途径 II 为茎段基部先产生愈伤组 织,再分化不定芽。结果表明:‘杨氏金红 50 号’猕猴桃带腋芽茎段的最佳灭菌方式为 75%酒精 30s+15% Ca(ClO)2 5min+0.1%升汞 8min;途径 I 中,诱导茎段腋芽出芽的最优培养基为 MS+4.0mg·L-1 6-BA+ 0.1 mg·L-1 NAA;途径 II 中,诱导茎段基部产生愈伤组织并产生不定芽的最优培养基为 MS+ 3.0 mg·L-1 6BA+ 0.3 mg·L-1 NAA;培养丛生芽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 MS+4.0mg·L-1 6-BA+ 0.4mg·L-1 NAA; 不定芽生根培养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 1/2 MS+ 0.9mg·L-1 IBA,20 d 左右分化出不定根,40 d 左 右获得完整植株;生根后的组培苗在田园土∶细沙= 1∶1 的基质中能达到 96%的移栽成活率。该研究结 果建立了‘杨氏金红 50 号’猕猴桃的离体快繁体系,为后续的遗传转化和基因改良研究提供了基础。

  •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体重[(42.5±3.1) kg]相近的6月龄杜寒杂交F1代肉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G1组)试验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G2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沙葱粉的基础饲粮,沙葱粉按照每只每天20 g的量添加,试验组(G3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础饲粮,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每只每天100 g的量添加。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分别从肾脏周围、腹部皮下以及尾部采集脂肪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1)G2组和G3组肉羊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G2组肾周、腹部皮下以及尾部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cis-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的含量以及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显著提高(P<0.05),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G3组腹部皮下和尾部脂肪组织中DH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肾周脂肪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C18: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3)G2组和G3组尾部脂肪组织中n-6 PUFA的含量以及n-6/n-3的值显著提高(P<0.05),G2组肾周脂肪组织中n-3 PUFA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G3组肾周脂肪组织中PUFA/SFA的值显著降低(P<0.05);4)G2组和G3组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S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5)肉羊腹部皮下(R2=0.967)、尾部(R2=0.965)和肾周脂肪组织(R2=0.992)中MDA含量和SOD活性与PUFA沉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01),其中MDA对多元回归方程的贡献为负增加,而SOD为正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舍饲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可有效改善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并可提高脂肪氧化稳定性,改善脂肪品质;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改善效果欠佳,但可提高脂肪的氧化稳定性。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快速康复管理方案及效果评价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18-12-04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目的总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综合措施,评价其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住院接受外科矫形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连续队列中最初100例(第1一100例,传统组)和最后100例(第1193-1292例,ERAS组)患者人选本研究。ERAS组围手术期采用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快速康复诊疗方案,回顾性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包括总住院日、术后住院日、异体输血量、出院时疼痛评分、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1年内非计划再手术率无统计学差异,传统组患者的总住院日及术后住院日均显著长于ERAS组[总住院日:传统组} 17. 18士2.67) d, ERAS组(11. 35士1. 49) d,尸< 0. 05;术后住院日:传统组(9. 34士0.52) d, ERAS组(7. 19士0.71) d, P<0.05];传统组异体输血人数[传统组41% }41/100),ERAS组20 %( 20/100),P< 0. 05]及异体红细胞输血量[传统组(1. 43士0.39) U, ERAS组(0. 59士0. 12) U,尸<0. 05〕均多于ERAS组;传统组出院时疼痛评分[( 3. 40士0. 63)分]略高于ERAS组[( 3. 00士0. 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诊疗方案,可在不增加患者并发症和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的情况下,减少住院时间及输血量,加快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