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知识付费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困境的一剂 良药?——以知乎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 目的 / 意义 ]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虚拟社区推出付费知识产品后,社区激励政策改变 了现有的知识共享模式,也有益于解决用户消极共享与参与的困境。[ 方法 / 过程 ] 基于激励理论,辅以 素质洋葱模型,构建虚拟社区付费知识共享模型,并以知乎旗下的知识 Live 付费产品为例,从中发现付 费知识产品的关键特征,即专业性知识、易用性提高效率以及有用性自我提升。[ 结果 / 结论 ] 付费知识 的推出有助于解释用户消极分享困境问题;付费知识的关键特征与素质洋葱模型的知识、动机与技术特征 相一致。本研究对知识付费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

  • 探究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信号电平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广播电台在媒体融合的发展环境下,必须全面提升信号的稳定性,强化广播效果和广播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中信号电平的特点,剖析了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中信号电平调配的必要性,简要整合了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信号电平的调配设计重点,对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信号电平的播出、连接和输出进行了重点阐述,并针对广播电台播控系统信号电平的具体调配提出了相关建议。

  • 内蒙古西部高频沙尘活动空间分布及其成因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0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内蒙古西部是东亚及全球重要沙尘源, 为揭示2000年以来该区沙尘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对区域地貌类型,地表沉积物组分,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日数,以及大风日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富粉沙、黏土组分的干盐湖与分布众多盐湖的边缘沙漠及沙地为高频沙尘活动区,如额济纳、拐子湖、腾格里沙漠南缘、毛乌素沙地西北边缘等区域;粉沙、黏土组分含量高, 而地表水分含量或植被盖度较高的地表,沙尘活动的频次较低,如河套灌区及鄂尔多斯高原东南边缘高盖度植被分布区; 地表粉尘含量较高, 且有一定盖度植被覆盖的地表,在较强风力作用下,沙尘事件也频发,如白云鄂博、乌拉特后旗等区域。综上所述,受区域大地貌背景的影响,地表沉积物机械组分、水分、植被以及风力等自然因素的空间差异,导致该区域沙尘活动发生频次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异性。

  • 合肥国产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主真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分类: 核科学技术 >> 粒子加速器 提交时间: 2023-12-21

    摘要: 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是我国自主研发最先进的医学放疗装置之一。真空系统作为加速器的关键子系统,它为加速粒子提供了必要的运行环境。本研究旨在设计加速器的真空控制系统,以维持稳定的高真空环境。本文基于加速器的真空设计需求,采用西门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硬件系统和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 (EPICS)软件框架完成了真空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控制系统整体结构、系统运行逻辑、用户界面设计以及安全联锁等,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长期运行中,能使得真空系统保持高真空度,控制性能与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保障了加速器稳定运行。

  • 适用于犬输尿管脱细胞基质制备的灌注系统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2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灌注系统制备输尿管脱细胞基质的可行性方案。方法 利用输尿管本身存在的管腔结构,通过灌注系统制备输尿管脱细胞基质。根据化学洗涤剂的不同特性设置3个不同的灌注组,单纯SDS组、单纯TritonX-100组以及联合组(TritonX-100+SDS)。利用HE染色,DAPI染色,DNA定量,琼脂糖凝胶电泳评价输尿管脱细胞基质中细胞核的残留情况。采用Masson's 3色染色、Alcian Blue染色、胶原含量测定、GAG含量测定、扫描电镜和毒性检测等手段评价制备输尿管脱细胞基质的三维结构和生物活性成分。结果 HE染色和DAPI染色显示联合组制备的输尿管脱细胞基质中没有明显的核物质残留,DNA定量和凝胶电泳证实了这一结果。Masson's 3色染色、Alcian Blue染色、胶原含量测定和GAG含量测定显示联合组保留了输尿管脱细胞基质三维胶原结构和生物活性成分。扫描电镜观察联合组制备的输尿管脱细胞基质表面存在大量的孔隙结构。毒性测定证实联合组制备的输尿管脱细胞基质无毒性。结论 本研究灌注系统可用于输尿管脱细胞基质的制备,筛选出一套比较理想的脱细胞方案,制备的输尿管脱细胞基质可用于输尿管组织工程再造。

  • 干旱胁迫对小胡杨2 号幼苗光合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1-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本文以2 a生小胡杨2号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持续干旱的方法探究其光合及生理特征对干旱逆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小胡杨2号主动调节自身光合机制以适应逆境条件,其净光合速率(Pn)等参数日变化曲线均由双峰型变为单峰型;同时,小胡杨2号积极调整水分利用策略,维持高水分利用效率以应对干旱环境。(2)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提升了小胡杨2号对强光的利用效率;重度干旱胁迫下苗木降低呼吸消耗保存光合产物、提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以抵御干旱逆境。(3)经回归拟合,小胡杨2号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土壤含水量存在相应数学关系,确定适宜小胡杨2号幼苗生长的最优土壤水分范围为7.3% ~ 11.0%。(4)小胡杨2号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减轻干旱胁迫的伤害作用,但重度干旱也会使其保护酶活性受到抑制,最终使膜脂过氧化程度加深。综上,小胡杨2号作为抗旱性良好的喜光树种,可广泛用于固沙造林、植被恢复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建设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巨菌草留茬沙障防风固沙效益 及其适宜模式研究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09-0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对乌兰布和沙漠刘拐沙头黄河沿岸相近株距(10~15 cm)、不同行距(1 m、2 m)、不同留茬高度(10 cm、30 cm)巨菌草的防风阻沙试验的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① 巨菌草留茬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与沙障的高度和行距有直接关系,高度一定,行数越多,带距越小,防护效果越好,但所需材料增加。② 巨菌草留茬沙障内输沙量主要集中在地表15 cm以下,近地表0~5 cm处沙障对风沙流的阻碍能力较强。沙障行距为1 m、2 m时,高10 cm的沙障分别经9 带、12 带后风速降至起沙风速以下;高30 cm的沙障对风的阻碍能力增强,分别经7 带、9 带后地表无流沙运动。③ 沙障的设置应在保证高效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行距2 m、高30 cm的巨菌草留茬沙障,气流经过9 个条带(18 m宽)后,风速可降至起沙风速以下,此设置模式宜在干旱地区推广。

  • 黄土丘陵区天然杜松种群结构及动态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8-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以内蒙古黄土丘陵区天然杜松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生命表、生存函数、动态量化分析以及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天然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幼苗个体数量居多,中树其次,成树较少,结合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pi>0,该种群则为增长型;存活曲线经曲线模型验证趋于Deevey-Ⅱ型,表明个龄级死亡率稳定;考虑外界干扰时动态指数趋于0,种群在干扰条件下增长不明显;生存函数分析种群表现为前期生存强中期稳定后期逐渐衰退的趋势;未来2~8各个龄级时间后,幼苗减少,中树和成树均增加;幼苗阶段对种群的更新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建议对幼苗实施科学的保护措施,促进种群的更新。对杜松种群内在机制的研究,丰富了干旱区的植被建设,为杜松种群经营管理提供了参考,为黄土丘陵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 黄土丘陵区天然杜松种群结构及动态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8-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以内蒙古黄土丘陵区天然杜松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生命表、生存函数、动态量化分析以及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天然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幼苗个体数量居多,中树其次,成树较少,结合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pi>0,该种群则为增长型;存活曲线经曲线模型验证趋于Deevey-Ⅱ型,表明个龄级死亡率稳定;考虑外界干扰时动态指数趋于0,种群在干扰条件下增长不明显;生存函数分析种群表现为前期生存强中期稳定后期逐渐衰退的趋势;未来2~8各个龄级时间后,幼苗减少,中树和成树均增加;幼苗阶段对种群的更新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建议对幼苗实施科学的保护措施,促进种群的更新。对杜松种群内在机制的研究,丰富了干旱区的植被建设,为杜松种群经营管理提供了参考,为黄土丘陵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 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6-05-03

    摘要: 内蒙古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一, 林木蓄积量居第五, 准确估算该区域森林碳储量对于评估中国森林碳储量以及制定森林资源管理措施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内蒙古森林资源野外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 评估了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现状, 估算了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型和不同碳库(乔木、灌木、草本、凋落物和土壤碳库)的碳密度大小, 揭示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内蒙古森林碳储量大小及空间格局。结果表明: 1)内蒙古森林植被层碳储量为787.8 Tg C, 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分别占植被层总碳储量的93.5%、3.0%、2.7%和0.8%。内蒙古森林植被层平均碳密度为40.4 t?hm–2, 其中, 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碳密度分别为35.6 t?hm–2、2.9 t?hm–2、1.2 t?hm–2和0.6 t?hm–2。2)内蒙古森林土壤层(0–100 cm)碳储量为2449.6 Tg C, 其中0–30 cm的土壤碳储量最高, 占总碳储量的79.8%。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土壤碳储量分别占0–30 cm土壤碳储量的38.8%、34.1%和27.1%。内蒙古森林土壤平均碳密度为144.4 t?hm–2。黑桦(Betula davurica)林土壤碳密度最高, 云杉(Picea asperata)林最小。土壤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237.4 Tg C, 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占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4.3%和75.7%。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总碳储量最高, 其次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夏栎(Quercus robur)林、黑桦(Betula davurica)林、榆树(Ulmus pumila)疏林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84.5 t?hm–2。土壤碳密度与植被碳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 内蒙古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为东部地区高, 西部地区低的趋势。分别在降水量充沛的东部地区和降水偏少的中西部地区, 有针对性地开展森林保护区建设和人工造林, 可显著提升区域的碳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