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面对新的标准我国卒中预防策略会变化吗?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19-03-11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高血压是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目前高血压控制情况不佳,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2017年,美国成人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估和管理指南更新了高血压诊断标准,将高血压闽值定为130/80 mm Hg( 1 mm Hg=0. 133kPa),并在该标准下制定了新的高血压治疗目标和管理策略。该指南主要基于收缩压干预实验(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SPRINT)研究结果,即与标准降压治疗相比,强化降压治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但同时,这一标准使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大幅增加,且将影响大部分人群的治疗措施,包括老年人群和衰弱人群,在增加经济负担的同时增加了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不利于高血压防控和个体化治疗。故在此高血压标准下,结合现有证据,建议我国卒中预防策略尤其是一级预防应有所变化。

  • 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11-0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近年来,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现有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血小板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而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衡量血小板活化最敏感的指标,因此探讨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2020-01-012023-04-24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老年非高血压患者600例,根据高血压测量结果,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150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组150例,收缩-舒张期高血压(SDH)组150例,正常血压组1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小板分布宽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尿酸、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男性ISH发生的影响因素(P12.9fL)发生IDH的风险为OR=5.243,95%CI=1.870~14.705;第3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674,95%CI=1.549~14.102;第4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3.316,95%CI=1.177~9.345。老年女性中,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第1四分位(11.0fL)相比,血小板分布宽度第3四分位(12.4~13.2fL)发生ISH的风险为OR=5.283,95%CI=1.786~15.633;第4四分位发生IDH的风险为OR=5.837,95%CI=1.544~22.068;第3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949,95%CI=1.283~19.089;第4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966,95%CI=1.373~17.963。结论 老年男性中,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2.1fL时,是IDH、SDH的危险因素。老年女性中,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2.4fL时,是ISH、SDH的危险因素;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3.2fL时,是IDH的危险因素。

  • 美国 2017 年诊断标准有助于防治理念与时俱进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19-02-25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高血压是导致中国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由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病因不明国内外高血压防治一直采用 “以治为主” 的策略主要防治目标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因长期缺少遏制高血压发生的有效策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各个年龄组均不断增加ꎬ 特别在中青年人群有更明显的上升趋势ꎮ 大量研究显示ꎬ 血压值处于 130~139 / 80~89 mm Hg (1 mm Hg = 0􀆰 133kPa) 的人群最高危ꎮ 2017 年美国多个专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高血压诊断新标准ꎬ 将原 140 / 90 mm Hg 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至 130 / 80 mm Hgꎬ 将发生高血压的高危人群直接纳入高血压范畴ꎬ 并优先推荐生活方式的早期干预策略ꎮ 本文对美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的动因和对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借鉴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ꎮ

  • 血清胱抑素C与血压水平的关系:912例报告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肤抑素C(Cys C)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从体检人群中随机抽查91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查询体检结果获取一般资料,运用Pearson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清Cys C与血压水平的关系。结果血清Cys C水平在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及高血压组三组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Cys C水平对SBP和MAP的影响显著,可以作为预警高血压病的生物标志物。

  • 合并支气管哮喘:机制与管理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8-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高血压和支气管哮喘分别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病。基因易感性、炎症机制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均可增加高血压和哮喘发病风险。近年来高血压合并哮喘在发病机制、疾病管理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就高血压和哮喘在发病机制方面的潜在关联以及高血压合并哮喘的科学管理进行综述,为高血压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社区H型药物基因作用靶点多态性分布及叶酸联合维生素D干预效果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0-2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H 型高血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主要根据患者症状和临床经验选择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急需探寻降压药物基因分布的多态性,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目的 探讨济南市社区 H 型高血压药物作用靶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叶酸联合维生素 D 的干预作用,为该地区开展高血压医防融合精准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 年 6 月2022 年 6 月随机抽取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 20 家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 例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首先进行 5 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利尿剂、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通道抑制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相关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将患者随机分为基因导向治疗组(基因组)与基因导向协同叶酸、维生素 D 治疗组(基因导向组),每组 100 例。基因组根据检测的高血压基因作用位点的特点调整用药;基因导向组在基因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叶酸、维生素 D。干预初始(M0)、干预 3 个月(M3)、干预 6 个月(M6)时采集患者晨间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患者患病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脑卒中发生情况,进行基因测序,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或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探究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与 Hcy 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对象性别(rs=-0.463)、收缩压(r=0.181)、舒张压(r=0.188)与 Hcy 水平有相关性(PC)、CYP2D6(c.100C>T),与药物作用靶点敏感性基因多态性位点相关的是 ADRB1、ACEI(I/D)、AGTR1、NPPA。基因组 A6986G:CYP3A5*1/*1(AA)、ACEI(I/D):D/D、c.100 C>T:CYP2D6*1/*1(CC)患者 M3、M6 舒张压低于 M0,A6986G:CYP3A5a1/a3(AG)、ADRB1 c.1165 G>C:GG、c.1075 A>C:CYP2C9*1/*3(AC)、c.1075 A>C:CYP2C9*3/*3(CC)患者 M6 舒张压低于 M0,A6986G:CYP3A5*3/*3(GG)、ADRB1 c.1165 G>C:CC、ACEI(I/D):I/I、c.1075 A>C:CYP2C9*1/*1(AA)、AGTR1 c.1166 A>C:AA、NPPA T2238C:TT、c.100 C>T:CYP2D6*10/*10(TT)患者 M3、M6 收缩压、舒张压低于 M0,ADRB1 c.1165 G>C:GC、ACEI(I/D):I/D、c.100 C>T:CYP2D6*1/*10(CT)患者M6 收缩压低于 M0,M3、M6 舒张压低于 M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 水平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3、M6 基因导向组 Hcy 水平低于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基因组 M6Hcy 水平低于 M0,基因导向组 M3、M6Hcy 水平低于 M0,M6Hcy 水平低于 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3、M6 基因导向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基因组、基因导向组 M6 收缩压、舒张压低于 M0,M6 收缩压低于 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 H 型高血压患者中存在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差异,个体化用药效果显著;叶酸联合维生素 D 协同治疗更能显著降低H 型高血压水平。

  • 界首市农村地区患者服药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4-0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降压用药不仅仅要考虑患者血压特征,也要考虑患者并发症情况。现阶段,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比较缺乏。目的 调查安徽省界首市购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血压患者服药现状,描述患者服药行为与患者特征之间的关联,探索患者用药调整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基层高血压患者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2021年7—8月从安徽界首市随机抽取48个行政村,通过面对面调查法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特征和服药数据,参照《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版》将问卷中患者提到的降压药分为如下5类:A类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B类为β受体阻滞剂,C类为钙通道阻滞剂(CCB),D类为利尿剂,E类为单片复方制剂。通过科大讯飞智能语音血压计的后台获取患者上传的近1年血压数据,分析不同特征患者的服药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调整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中“联合用药”是指服用复方制剂或2种以上降压药,“用药调整”是指患者过去服用其他降压药。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高血压患者3005例,其中男1291例(43.0%)、女1714例(57.0%),平均年龄为(65.5±9.8)岁,高血压服药率为79.1%,联合用药率为40.2%。2376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中,不同类型降压药服用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部分患者存在联合用药):E类(39.6%)、C类(35.1%)、D类(20.3%)、A类(20.1%)、B类(3.7%);服用最多的降压药为复方利血平(33.7%)。对于年均血压≥160/100mmHg的患者,仍有12.2%和4.9%未服用降压药。患者联合用药以E类降压药为主。年均“舒张压≥100mmHg”且“患合并症”的患者,调整后A类和C类降压药的服用率增加相对较多,年均“收缩压≥160mmHg”且“未患合并症”的患者,调整后E类降压药的服用率增加相对较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服药年数长(OR=1.042,95%CI=1.031~1.053,P<0.00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OR=1.488,95%CI=1.195~1.853,P<0.001)、合并高血脂(OR=1.267,95%CI=1.052~1.525,P=0.013)、合并心血管并发症(OR=1.394,95%CI=1.166~1.667,P<0.001)、合并脑血管并发症(OR=1.258,95%CI=1.040~1.522,P=0.018)是患者用药调整的促进因素,高龄(OR=0.980,95%CI=0.971~0.990,P<0.001)是用药调整的抑制因素。结论 界首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较高,主要服用E类和C类降压药。基层医生对各类降压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对二级高血压患者以及存在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管理,尤其是联合用药策略的应用有待提升。

  • 致脑血管意外心身护理的对策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8-17

    摘要: 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患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临床上基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如果能采取积极全面的护理措施,对高血压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不仅要求患者得到简单的疾病护理,还要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社会关怀。 因此,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和身体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 我国预防与诊疗模式的建议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19-03-11 合作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摘要: 高血压在全球和我国均是第一大慢性疾病,其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是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近年来,国外研究多提示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预防与诊疗模式是提高其控制率的有效途径。我国在20世纪开展的社区干预研究,以健康教育为主,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始终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本世纪,我国在高血压预防与诊疗模式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目前高血压管理仍存在很多不足,故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和诊疗模式,以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 果蔬在防治原发性中的临床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分子影像学杂志》

    摘要: 目的研究合理应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上,果蔬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20例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合理的膳食指导(合理应用果蔬)。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2%,对照组总有效率82.73%,具有显著差异(x=4.09 , P<0.05 )。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血压变化),在同一时期内,经过w检验,均使P<0.05,说明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血压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果蔬,疗效佳,经济实惠,无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 诊间血压变异性对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7-12-07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诊间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17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月门诊测量患者血压,随访12个月,计算每例研究对象随访期间的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及其标准差、变异系数。随访结束后行超声检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计算肱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 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e-mediated vasodilation,NMD)及FMD/NMD,分别按FMD%及FMD/NMD分为内皮功能正常组和内皮功能下降组,比较基线特征及BPV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PV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 按FMD/NMD分组显示内皮功能下降组的FMD%低于内皮功能正常组,NMD%及血压变异性指标均高于内皮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功能正常组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比率高于内皮功能下降组(79.55%比63.9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BMI和血压水平之后,BPV与FMD/NMD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FMD/NMD较FMD能更好的反应血管内皮功能,BPV升高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内皮功能不全。

  • 易卒中(SHRSP)大鼠尿液蛋白质组学变化的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化学 提交时间: 2022-02-28

    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的多因素复杂疾病,已经成为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在降低血压方面取得进展,由于缺乏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但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存在局限性。尿液蛋白质组学技术有潜力为涉及多种生物学通路和器官的复杂疾病提供新的研究策略。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SHRSP大鼠模型模拟高血压进展,分别在第1、4、8、10、12和14月收集尿液并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分析尿液蛋白质组动态变化。考虑到疾病进展程度可能不同,本研究采用单只大鼠前后对比的方式筛选差异蛋白,根据差异蛋白进行功能注释分析,更细致的了解高血压进展过程中涉及到的病理机制。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我们在尿液中富集到一些重要的通路,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信号对氧化应激的反应、上皮细胞中的醛固酮信号、肾素-血管紧张素信号、巨噬细胞中 IL-12 信号和产生、apelin 脂肪细胞信号通路、钙转运 I、STAT3 通路和糖皮质激素受体信号传导。这些通路曾经被报道与高血压的生理病理机制有关,可能为降压药物靶点研究提供新的线索。本研究表明尿液蛋白质组学可以反应与高血压相关的病理过程。这提示我们,尿液蛋白质组学方法可能用于研究高血压的相关机制,寻找高血压新的药物靶点,有潜力提供个性化最佳疗效的降压治疗的策略。

  • Klotho在盐敏感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3-0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Klotho与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盐敏感性高血压(SSH)常伴随肾脏疾病的发生。目前klotho在SSH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klotho在SSH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于2021-06-15选取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为实验细胞,将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与造模组,采用NaCl137 mmol/L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0-6mmol/L共同诱导的HBZY1细胞损伤模型模拟SSH肾损伤,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与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klotho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构建klotho干扰载体和过表达载体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过表达载体,klotho干扰实验分为五组,包括对照组、空载组、klotho-siRNA1、klotho-siRNA2、klotho-siRNA3;klotho过表达实验分为三组,包括对照组、空载组、klotho过表达组;AT1R过表达实验分为三组,包括对照组、空载组、AT1R过表达组。将构建的载体转染至细胞中并验证转染效率。转染成功后将实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实验验证klotho的肾脏保护作用,实验分组为四组,包括对照组、造模组、klotho过表达组与klotho干扰组,第二部分实验探索klotho的肾脏保护作用是否与AT1R相关,实验分为三组,包括造模组、klotho过表达组、klotho+AT1R过表达组。转染成功后进行下列检测,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klotho与AT1R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中klotho的m RNA水平与蛋白表达均下降(t=7.102、7.506,P=0.002、0.002)。与对照组相比,klotho-siRNA2干扰效果显著(P<0.001);klotho过表达组的klotho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AT1R过表达组的AT1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klotho对细胞活力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细胞活力下降(P<0.001),细胞内ROS、MDA含量升高(P<0.001、P=0.004),细胞内SOD含量下降(P=0.041);与造模组相比,klotho过表达组细胞活力升高(P<0.001),细胞内ROS、MDA含量下降(P<0.001、P=0.003),细胞内SOD含量上升(P=0.018);与造模组相比,klotho干扰组细胞活力下降(P<0.001),细胞内ROS、MDA含量升高(P<0.001、P=0.002),细胞内SOD含量下降(P=0.001)。klotho通过AT1R对细胞活力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与造模组相比,klotho过表达组细胞活力升高(P<0.001),细胞内ROS、MDA含量下降(P<0.001、P=0.024),细胞内SOD含量上升(P=0.007);与klotho过表达组相比,klotho+AT1R过表达组细胞活力下降(P<0.001),klotho+AT1R过表达组细胞内ROS、MDA含量上升(P<0.001、P=0.001),细胞内SOD含量下降(P=0.002)。Co-IP确定klotho与AT1R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klotho通过与AT1R相互作用,抑制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在SSH肾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 中国基层管理模式的网状meta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1-0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高血压(hypertension)作为危险因素能够显著的增加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目的 全面收集我国不同高血压管理模式效果评价方面的文献,评价不同模式的管理效果,为进一步优化高血压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tataSE-64,以血压控制率为评价指标,对纳入的18篇高血压管理模式文献涉及医院-社区联合管理、常规社区管理、常规医院治疗管理、一般管理、互联网+管理五种模式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相对于作为空白对照的一般管理模式,医院-社区联合管理、常规社区管理、常规医院管理、互联网+管理四种模式对高血压控制都具有一定效果。总体效果排序为医院-社区联合管理互联网+管理>常规医院治疗管理>常规社区管理>空白对照。其中医院-社区联合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控制效果显著;医院-社区联合管理模式与互联网+管理模式效果相近;常规医院管理比常规社区管理效果好。结论 为完善基层高血压管理模式,应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建设,引导慢性病管理模式与互联网+医疗模式结合,加强慢性病全生命全周期管理。

  • 利用点尿钠估测原发性患者24小时尿钠准确性的验证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2-11-16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通过24小时尿钠测定计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钠盐摄入量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检测过程繁琐。已有的通过点尿钠估测24小时尿钠水平公式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估测价值尚不清楚。 目的 评价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Kawasaki、INTERSALT、Tanaka公式以点尿钠估测24小时尿钠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心内科住院的203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共患病、点尿钠、24小时尿钠等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BlandAltman图等方法,通过SPSS24.0计算以上3种公式估测的24小时尿钠水平与实际测得值之间的相关性及差异范围;评估在不同盐摄入水平、糖尿病、蛋白尿患者中3种估测公式的准确性。 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196例,平均尿钠排泄水平165.0478.53mmol/d,相当于日摄入钠盐9.654.59g。Kawasaki法估测24小时尿钠排泄量为217.6277.90mmol/d,较实测值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系数0.391(p<0.001)。INTERSALT法估测24小时尿钠排泄量143.6945.30mmol/d,较实测值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系数0.456(p<0.001)。Tanaka法估测24小时尿钠排泄量168.2447.32/d,较实测值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85),相关系数0.327(p<0.001)。三种方法进行比较,Tanaka法的估测值与实测值均值最为接近(相对偏差1.90%)。按照盐摄入量分组后,各公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不再显著。是否患有糖尿病或蛋白尿,对公式预测准确性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以上三种公式在高血压患者中利用点尿钠估测24小时尿钠水平的准确性及一致性欠佳。

  • 老年相关性衰弱的发病机制及运动干预机制的研究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7-0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衰弱作为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与衰弱常共存于老年人,导致出现多种不良健康结局。本文分析了老年高血压相关性衰弱的流行现状及发病机制,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胰岛素抵抗及激素代谢紊乱等,总结了运动干预改善高血压相关性衰弱的可能作用途径,旨在为老年高血压相关性衰弱患者开展针对性的运动干预研究提供更多新思路。

  • 耳穴贴压技术在阴虚火旺型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4-24

    摘要: 目的:探究在阴虚火旺型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实施耳穴贴压技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00例,均选自于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阴虚火旺型高血压患者,病历资料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患者入组后由专人进行资料核实确保无缺失,以保证回顾分析准确性。根据病历号单双数分组,对照和观察两组纳入对象均为50例,在常规西医降压治疗同时为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支持,观察组则予以耳穴贴压技术,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血压水平及护理安全性。 结果:在护理有效率比较上两组患者间存在较大差异,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在血压水平比较上不同组别间有显著差异存在,与对照组相比较来说护理前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压较低且控制在正常范围(P<0.05);在不良反应比较上两组患者间差异较大,相比较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耳穴贴压技术在阴虚火旺型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明确,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推荐价值。

  • 高盐诱导肠道菌群紊乱调节盐敏感性血压的机制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07-0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过量盐摄入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人群中存在盐敏感性血压(SSBP),其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大于正常血压患者。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血压、盐摄入量之间存在显著联系,肠道菌群在盐敏感性血压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探讨高盐饮食导致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失调和免疫细胞参与SSBP的可能机制,提供一种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稳态及与之相关的免疫炎症途径来防治SSBP的新思路。

  • Klotho 在盐敏感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1-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讨klotho在盐敏感性高血压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NaCl 137mmol/L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10-6mmol/L共同诱导的HBZY1细胞损伤模型模拟盐敏感性高血压肾损伤,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与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 klotho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构建klotho干扰载体和过表达载体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过表达载体,将构建的载体转染至细胞中并验证转染效率。转染成功后进行下列检测,细胞计数试剂-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klotho与AT1R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klotho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klotho-siRNA2干扰效果最好;klotho过表达组的klotho表达升高,AT1R过表达组的AT1R表达升高,说明具有过表达效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细胞活力下降,ROS与MDA含量升高,SOD含量减少(P<0.05);与造模组相比,klotho过表达组的细胞活力升高,ROS与MDA含量下降,SOD含量减少(P<0.05),而klotho干扰组的细胞活力进一步下降,ROS与MDA含量进一步升高,SOD含量进一步减少(P<0.05)。与造模组相比,klotho过表达组的细胞活力升高,ROS与MDA含量下降,SOD含量减少(P<0.05),而klotho+AT1R过表达组的细胞活力下降,ROS与MDA含量升高,SOD含量减少(P<0.05)。Co-IP确定klotho与AT1R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klotho通过与AT1R相互作用,抑制氧化应激损伤,从而在盐敏感性高血压肾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 基于SNA和DMR方法的主题探测与演化趋势比较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探测高血压医学文献的主题和演化趋势,对发现高血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理解高血压领域概况和促进专家之间的知识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PubMed数据库下载的26 717篇与高血压相关的文献题录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抽取高频主题词构造共现矩阵,同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NA)和狄利克雷多项回归(DMR)主题模型从中观、微观层面探测高血压医学文献的主题分布和演化趋势;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关联和异同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高血压医学文献主要集中在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基本要素、诊断治疗和动物实验这5个研究主题,主题的相对分布比率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改变。利用SNA方法获取的主题词更加具体和明确,而DMR方法获取的主题词更加宽泛,但在探索各个主题的演化趋势方面比较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