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环境因素及种间竞争在群落格局中的作用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0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多年围封草场的丘坡为研究区,沿坡面均匀设置6条样线,共计96个样方,探究坡位对典型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并讨论环境因素和种间竞争在群落两种维度多样性格局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沿坡位变化的趋势一致。随着坡位上升,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功能丰富度均单调递减,物种均匀度、物种优势度和功能均匀度、功能离散度均先增加后降低。○2从整个坡位来看,土壤全磷含量是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子,并与功能丰富度显著相关;种间竞争是影响物种均匀度、物种优势度和功能离散度的重要因素,并与功能均匀度显著相关。○3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在上坡位主要受到种间竞争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在下坡位则主要受到种间竞争的影响。因此,在探究群落生物多样性格局变化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

  • 我国生物保护的主要进展及工作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和举措,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物种恢复。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需要各国同心协力,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文章系统整理了近些年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举措,以及中国科学院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若干工作,并对我国今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 中亚热带典型岩溶森林植物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分类: 物理学 >> 普通物理:统计和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 提交时间: 2023-08-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深入了解岩溶石山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 究通过群落学调查、功能性状和环境因子的测定,结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冗余分析等统 计方法,对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和功 能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环境因子对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机 制。结果表明:(1)常绿阔叶林的Patrick 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落叶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 混交林;Pielou 均匀度指数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落叶阔叶林次之,常绿阔叶林最低。 (2)常绿阔叶林的功能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功能均匀 度指数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最高、落叶阔叶林次之、常绿阔叶林最低。(3)冗余分析结 合蒙特卡洛随机置换检验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林冠开阔度和土壤水溶钙 影响;功能多样性则受到土壤水溶钙和岩石裸露率的影响;岩石裸露率和土壤厚度是影响常 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制约因子,此外,物种多样性还受到土壤 速效氮的显著影响;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主要受岩石裸露率、土壤含水量和 土壤厚度的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对非生物环 境变化的响应,拓展了对于岩溶石山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认识,为岩溶石山生物多样 性保护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

  • 三七收获后不同年限土壤微生物代谢分析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6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采用Biolog 技术, 对云南省砚山县的盘龙、阿猛、干河3 个乡镇进行了三七历年种植地的调查研究, 以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为对照, 研究三七收获后1~6 a 不同年限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并未随年限增加呈现明显变化规律; 微生物培养96 h 活性旺盛。对Biolog 板31 种碳源吸光度值聚类分析表明, 3 个乡镇所取三七收获后1 a 和6 a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均可聚为一类, 其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相似, 其余不同年限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聚类并未出现一定规律; 与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相比, 三七收获后1 a、6 a 土壤微生物均对碳水化合物类、聚合物类、羧酸类和酚类碳源的利用分别高出25.97%~55.59%和53.14%~65.68%; 随着三七收获后年限的增加, 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利用呈收获后2 a 升高、4 a 和5 a 下降趋势。收获三七后1~6 a 土壤与未种植过三七的土壤相比, 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除干河乡外, 阿猛乡和盘龙乡收获三七后1~6 a 土壤微生物与未种植过三七的相比, Shannon-Wiener 指数、丰富度指数、Simpson 指数均值总体差异不明显。试验说明三七轮作至少需6 a 以上时间, 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优势利用可反映出三七连作障碍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有密切联系。

  • 养分添加与干扰对荒漠草原群落组成及构建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8-25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主成分分析和零模型方法,以乌拉特荒漠草原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短期养分添加(NPK,各10 gm-2)和干扰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功能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和群落构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扰和交互处理显著降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短期养分添加显著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电导率。(2)干扰和养分添加处理下,优势物种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骆驼蓬(Peganum harmala)、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和蒙古虫实(Corispermum mongolicum)的6个性状以及群落功能性状加权均值(Community-weighted mean, CWM)发生显著变化,揭示了干扰和养分添加促使群落优势种从保守型策略向获取型策略转变。(3)两种零模型结果表明,对照下的草本群落构建趋向于随机性过程,干扰和交互处理下的群落构建趋向于确定性过程,养分添加处理下的群落构建趋向于较弱的确定性过程。荒漠草原草本植物群落通过优势物种和关键功能性状的改变来响应和适应养分添加与干扰。

  • 高黎贡山南段海拔梯度森林乔木层时空动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研究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动态对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以及预测全 球变化情景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山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海拔 梯度的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如何随着时间尺度的变化仍不清楚。该研究 以高黎贡山南段东、西坡海拔梯度(960~2 878 m)森林群落固定监测样带的17 个样方为 研究对象,基于2004、2008 和2013 年乔木层(DBH ≥ 5 cm)重调查数据,分析样方内物种 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9 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沿着海拔梯度,物 种多样性呈现单峰分布格局,系统发育多样性呈现上升的趋势,系统发育结构呈现聚集到 离散或者随机的结构。(2)在时间尺度上,9 年间森林乔木层在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 样性上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然而,系统发育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更加聚集的趋势。 (3)在海拔梯度上,东坡低海拔区域(960~1 381 m)的森林群落样方呈现显著的物种丧 失,其植被完全被耕地所替代。其中,诃子(Terminalia chebul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ifolia)、枳椇(Hovenia acerba)和假香冬青(Ilex wattii)等为主要的 丧失物种。相反,基于多度的β多样性分析表明,物种获得主要集中在西坡低海拔的样方, 群落中丰富度显著增加的物种主要为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oxyodon)、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和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等。据此,我们推测高黎贡山海拔梯度森林乔 木层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在中高海拔受群落演替和气候变化的制约,而在低海拔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将加深对高黎贡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动态 变化的认识,也将有助于该地区精准保护策略的制定。

  • 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支撑生物科学研究的成效分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8-0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随着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开放的生物数据得以被科研人员使用。 以一个公开数据平台为例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有助于生物多样 性工作者和决策者及时了解我国生物研究的现状及动向,为生物多样性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该文以“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及相关词为检索对象,对中国知网和谷歌学术上 2013—2023 年间的文献进行全文检索,共检索出 1 070 篇 NSII 支撑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 (822 篇)、学位论文(233 篇)、科普文章(5 篇)、会议文章(6 篇)和报道(4 篇)。 基于 NSII 支撑的 822 篇期刊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手段和方法,从发文情况、研究主题 与热点、研究机构等方面探究 NSII 支撑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热点与态势。关键词共现 网络图谱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数据平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集中在物种分布分析和建模、 气候变化、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研究、研究平台建设五个方面。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 领域发展较快,未来仍需从数据源建设、资源整合、共享能力、业务能力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努力提升,持续推动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的发展。

  • 高通量测序分析人工养殖成年林麝粪便古菌菌群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的目的是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人工养殖成年林麝粪便中古菌的结构和组成,并对比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选取12只3岁健康的林麝依据性别分为雄性组(M组)和雌性组(F组),每组各6只。采集其新鲜粪便,提取DNA,用古菌通用引物PCR扩增古菌16S rRNA的V4~V5区,用MiSeq 300PE测序平台对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用QIIME等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在从门到属的各级分类水平上,F组与M组古菌的相对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M组和F组的组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16±0.03)和(0.27±0.06),组间为(0.24±0.07),样品的相似度很高。林麝粪便中的古菌可以分为3个门,优势门为阔古细菌门(Euryarchaeota);在属水平上可以分为7个已知属,优势属为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其次为热裸单胞菌属(Thermogymnomonas)。结果提示,雄性和雌性林麝粪便中古菌的结构和组成都没有显著差异,Methanobrevibacter是林麝粪便中的优势古菌属

  • 西南山地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对植物的影响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以西南山地桉树林下养禽(T1)、桉树林下养食用菌(T2)、麻竹林下养禽(T3)、麻竹林下养食用菌(T4)、 马尾松林下养畜(T5)、黄葛树林下种草(T6) 6 种典型林下经济模式为研究对象, 采用相邻样地比较法对各模式下植物群落的物种重要值(P)、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指数(Jw)、Alatalo优势度指数(Ea)、相似性指数Jaccard(Cj)和Sorenson(Cs)以及多样性阈值(Dv)进行调查分析, 探讨不同林下经济模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T6 模式下植物种类最丰富, 为11 种; 而T3 和T4 模式下植物种类最少,仅有2 种。各经济模式均无灌木层, 草本层为群落优势层。空心莲子草是T1 和T2 模式的优势种, 重要值分别为67.16%和71.00%; 桑树是T3 和T4 的优势种, 重要值高达74. 91%和72.82%; T5 和T6 优势种分别是竹叶草(54.10%)和牛鞭草(59.51%)。在不同林下经济模式中, 植物丰富度指数(S)依次为T6>T1>T5=T2>T3=T4,多样性指数H′呈T6>T1>T5>T2>T4>T3, 均匀度Jw 呈T5>T6>T2>T1>T4>T3, 优势度指数Ea 呈T5>T4>T3>T2>T1>T6。林下经济模式与相应的纯林对照物种组成相似性指数, 以T3 和T4 最高, Cj 和Cs 均为1.0; 其次是T6, Cj 和Cs 分别为0.44 和0.62; T1 最小, Cj 和Cs 分别为0.15 和0.27。植物多样性阈值评价结果显示, T6 模式植物多样性阈值最高, 属于多样性较好类型; 而T3 和T4 模式多样性阈值最低, 属于一般类型。林下种养殖改变了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且不同种养殖方式影响结果不同, 其中以林草模式影响最小, 为林地干扰下植物群落最丰富的模式。

  • 高寒草地植物物种与功能的关系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3-22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是生态学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不同区域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关系研究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的全面发展。以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草地生态系统-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9个功能多样性指数(FAD功能性状距离指数、MFAD功能性状平均距离指数、基于样地的FDp和基于群落的FDc功能树状图指数、FRic功能体积指数、FEve功能均匀度指数、Rao功能离散度常二次熵指数、FDiv功能离散指数、FDis功能分散指数),分析了高寒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关系及其与初级生产力的关系,以期阐明3个科学问题:不同草地类型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有何差异?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有何关系?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有何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与高寒草原相比,高寒草甸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功能丰富度和功能离散度;(2)高寒草甸中,Patrick丰富度与功能丰富度指数(FAD、MFAD、FDp、FDc)和功能离散度指数(FDiv)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最优拟合方程分别为幂函数和二次多项式函数;(3)高寒草原中,Patrick丰富度与功能丰富度指数(FAD、MFAD、FDp、FDc、FRic)、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FEve指数的相关性较强,最优拟合方程为二次多项式函数,Pielou指数与FEve指数的相关性较强,最优拟合方程为指数函数;(4)高寒草甸的初级生产力分别与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功能离散指数FDiv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高寒草原的初级生产力与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间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与功能离散指数FDiv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最佳拟合方程均为二次多项式函数。研究的总体结论为: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初级生产力为例)之间的关系在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群落中表现迥异,因此在研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生态功能时,不能仅仅测度传统的物种多样性,还应测度与物种多样性、生态功能密切相关的功能多样性。

  • 广西植物名录补遗Ⅵ——兰科4 新记录属和13 新记录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1-12-19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南部,气候湿润,生境复杂,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该文 报道广西兰科植物 13 个新记录种, 即旗唇兰[Kuhlhasseltia yakushimensis (Yamamoto) Ormerod]、紫茎兰(Risleya atropurpurea King & Pantl.)、指柱兰(Stigmatodactylus sikokianus Maxim. ex Makino)、二尾兰(Vrydagzynea nuda Bl.)、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 Z. J. Liu & L. J. Chen)、拟泰国卷瓣兰(Bulbophyllum nipondhii Seidenf.)、南岭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nanlingensis H. Z. Tian & F. W. Xing)、垂叶斑叶兰(Goodyera pendula Maxim.)、四腺翻唇兰 (Hetaeria anomala Lindl.) 、褐花羊耳蒜(Liparis brunnea Ormerod) 、聚叶钗子股(Luisia appressifolia Aver.)、峨眉竹茎兰(Tropidia emeishanica K. Y. Lang)、芳线柱兰[Zeuxine nervosa (Lindl.) Trimen],其中,旗唇兰属(Kuhlhasseltia J. J. Smith)、紫茎兰属(Risleya King & Pantl.)、 指柱兰属(Stigmatodactylus Maxim. ex Makino)、二尾兰属(Vrydagzynea Bl.)为广西新记录属, 广西兰科植物至此记载到 128 属 469 种 4 变种。文中提供了新记录物种的引证标本、地理分 布和特征照片。

  • 断奶日龄对湖羊羔羊瘤胃内微生物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日龄对湖羊羔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择66只湖羊公羔,在羔羊1、14、28日龄各屠宰6只羔羊,剩余48只羔羊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28和56日龄断奶,在42、56、70和84日龄每组屠宰6只羔羊,取瘤胃内容物样品。所有羔羊7 日龄开始饲喂开食料。试验期为羔羊1~84日龄。结果表明:断奶日龄对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和布氏密螺旋体(Treponema bryantii)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日龄增加,羔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28日龄断奶的羔羊相对56日龄断奶的羔羊其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提高。结果提示,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受日龄和断奶日龄的影响,早期断奶可加速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建立。

  •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框架”指引下我国生物主流化实施路径探析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重要行动,包括将生物多样性及其多重价值纳入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流。中国作为联 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之一,在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且 成效显著。本文通过探讨解析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概念内涵,梳理总结我国生物多样性主流 化的具体实践和阶段成效,对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围绕政府、 企业、公众不同行为主体,研究提出新时期我国全方位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实施路径, 包括:1)引入统一的行动框架;2)发挥政府治理的主导作用;3)联动企业采取共同行动; 4)提高公众意识以促进广泛参与,致力于将生物多样性融入各级政府部门政策机制及社会 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为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决策提供参考。

  • 西双版纳地区主要森林植被乔木的时间变化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19-02-25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生物多样性评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为了评估云南省西双版纳森林植被乔木多样性的时间变化,通过样方调查收集了该地区 4 种主要森林植被(热带雨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暖热性针叶林)乔木多样性数据;结合遥感影像提取了该地区 4 种森林植被在 1992、2000、2009 和 2016 年 4 个时期的分布;用 Simpson,Shannon-Wiener 和 Scaling 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比 4 种森林植被乔木均匀度差异;利用Scaling生态多样性指数和灰色关联评价模型,评估该地区在 4 个时期的森林乔木多样性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1)森林面积比例变化有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表现为由 1992 年的 65.5%减少至 2000 年的 53.42%,减少到 2009 年的 52.49%,再增至 2016 年的 54.73%,但是热带雨林呈持续减少的趋势;(2)4 种森林植被对乔木多样性的贡献有明显差异,均匀度排序是热带雨林>热带山地(低山)常绿阔叶林>暖热性针叶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丰富度排序是热带雨林>热带山地(低山)常绿阔叶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暖热性针叶林,对乔木多样性贡献的排序是热带雨林>热带山地(低山)常绿阔叶林>热带季节性湿润林>暖热性针叶林;(3)热带雨林和热带季节性湿润林乔木多样性呈现持续减少趋势,4 个时期西双版纳森林植被乔木多样性排序为 1992 年>2009 年>2016 年>2000 年。研究表明,经济活动是影响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保护热带雨林对维持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 Prevent culture-driven invasive species spread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20-02-24

    摘要: 地区文化(如宗教、饮食或旅游文化)有时会驱动入侵生物的扩散,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入侵生物融入大众文化。

  •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18-01-25 合作期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粪便标本的微生物种群分布变化情况,分析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与抑郁状态之间的 相互联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通过使用Roche/45高通量测序平台对32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大便标本中的16S RNAV3区进行定性分析, 与30例正常健康成人粪便标本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健康成人对比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粪 便中细菌菌群中细菌物种OTU信息量明显增加(P0.05),肠道菌群丰度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均较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厚壁菌门数量明显减少(P<0.05)。在科水平上 Acidaminococcaceae,Rikenellaceae,Sutterellaceae,Fusobacteriaceae, Porphyromonadaceae,Enterobacteriaceae,比 例 明 显 增 加(P<0.05),Bacteroidaceae,Ruminococcaceae,Prevotellaceae, Lachnospiraceae,Erysipelotrichaceae 细菌比例明显减少(P<0.05)。在属水平上 Phascolarctobacterium,Clostridium XIX, Escherichia/Shigella,Roseburia,Lachnospiracea incertae sedis,Blautia,Oscillibacter,Parasutterella,Megamonas比例明显升高(P< 0.05),Bacteroides,Prevotella,Faecalibacterium,Ruminococcus,Dialister细菌比例明显减少(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肠 道微生态环境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均衡性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 利用MiSeq测序技术分析锦江牛瘤胃细菌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锦江牛瘤胃细菌组成及多样性。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锦江牛成年公牛[体重(400±20) kg],采集瘤胃液样品后提取细菌DNA,对瘤胃细菌的16S rDNA序列V4~V5区进行MiSeq测序,分析物种的丰度、分布及α-多样性。结果表明:3个样本共获得56 763条高质量16S rDNA序列,946个分类操作单元(OTU),锦江牛瘤胃细菌丰富度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分别为836、841,α-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分别为4.96、0.021 5;经过物种注释,15个门、23个纲、26个科以及44个属在所有样品中被鉴定。在门水平,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64.37%)、厚壁菌门(Firmicutes)(21.20%)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59%)数量最多;在纲水平,主要包括拟杆菌纲(Bacteroidia)(52.88%)和梭菌纲(Clostridia)(17.03%);在科水平,主要包括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36.26%)、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9.33%)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4.89%);在属水平,优势细菌主要包括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28.97%)、帕拉普氏菌属(Paraprevotella)(3.08%)、理研菌属(Rikenella)(2.28%)、梭菌_Ⅳ(Clostridium Ⅳ)(1.77%)、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um)(1.62%)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1.53%)。结果证明,锦江牛瘤胃细菌多样性相对较低;锦江牛瘤胃中最优势菌门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是锦江牛瘤胃中最优势细菌属。

  • 适应“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框架”目标的中国海洋保护区政策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生物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23-08-23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 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 样性框架,确定了2030 年保护30%海洋的系列目标,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与框架目标协同增效成为 重要议题。文章从适应国际趋势、履行国际公约责任、维护海洋权益和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等方面分析了我国 加快推进海洋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从国家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和海洋综合实力支撑等方面探讨了可行性。 总结梳理了我国海洋保护区规模小、发展慢、与国际差距大,管理理念上以陆管海、未实施陆海分类管理, 管理体制不完善、技术标准落后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完善海洋保护区管理体制、优化整合近海保护 区、推进南海国家公园建设、关注全球海洋保护治理等对策建议。

  • 童年中期儿童执行功能统一性与:基于潜在变量分析和网络分析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1-03

    摘要: 作为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执行功能是促进个体学业成功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当前相关研究对执行功能的衡量侧重单一任务,缺乏从整合视角考察其结构及稳定性。本文采用纵向设计,对756名三至四年级儿童(平均年龄9.25,女生51.85%)进行一年追踪调查,通过潜在变量分析和网络分析,探究童年中期儿童执行功能的结构及稳定性。结果显示:童年中期儿童的执行功能以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共同因子(即I + W/C模型)的形式存在;6项执行功能任务被识别为一个稳定的成分;并且该期间执行功能的统一性(一般因子)和多样性(成分相关因子)相对稳定。上述发现强调了同时关注执行功能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必要性,推进对儿童执行功能结构发展的深刻认识。

  • 生物样本:生物研究与保护的重要支撑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生物标本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素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生物资源。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是中国生物标本资源保藏、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中心,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物标本能够提供物种、空间和时间 3 个维度的重要信息,有巨大潜力服务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利用,可有效支撑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的研究,包括物种认知、生物多样性编目、濒危物种保护与管理、外来生物入侵防治、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物种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等。未来对标本资源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致力于更加全面地收集和保藏,加强深层次信息的获取和数据整合平台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