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11-01
摘要: Mos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n natural language still concentrate on its superficial features and structures. However, natural language is essentially a way of encoding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Thus, the focus should be on what is encoded and how it is encoded. In line with this, we suggest a database-based approach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hat emulates the encoding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to build models. Based on these models, 1) generating sentences becomes akin to reading data from the models (or databases) and encoding it following some rules; 2) understanding sentences involves decoding rules and a series of boolean operations on the databases; 3) learning can be accomplished by writing on the databases. Our method closely mirrors how the human brain processes information, offering excellent interpretability and expandability.
分类: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31
摘要:Purpose/significance ChatGPT is a chatbot program developed by OpenAI in the United States. A dialog with ChatGPT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ink tanks. Method/process Currently, GPT-3.5 offers users a free query quota of 30 queries per day. Chen Yu has engaged in a dialog with ChatGPT on a number of issues related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ink tanks by creating an outline for the dialog. Result/conclusion AI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offers many opportunities for the think tank industry, including enhanced research capabilities, data-driven decision-making, and improved public engagement. However, it also poses challenges related to ethics, expertise, transparency, and workforce adaptability that think tanks need to seriously address. In the age of AI, Chinese think tanks and experts need to keep up with the trend and proactively adopt the AI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分类: 其他 >> 综合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分类: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提交时间: 2023-10-30
摘要:Purpose/significance ChatGPT is a chatbot program developed by OpenAI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versations with ChatGPT can shed light on "Dialogue of Civilizations" in the age of AI. Method/process Currently, GPT-3.5 offers users 30 free query credits per day. By creating an outline for the conversation, Chen Yu engaged in a dialog with ChatGPT on various issues of "Dialogue of Civilizations". Result/conclusion Today, the "Standard of Civilization" has long been abandoned, and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has been widely criticized. In the era of AI, the AI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can help promote the "Dialogue of Civilizations", help realize real-tim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and identify and alleviate prejudices in the dialogue of civiliz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AI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can also help promote "Dialogue within Civilizations"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resolving civil conflicts,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immigrants, protecting the voices of vulnerable group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unique value of women, and building an age-friendly society. However, AI technologies must be developed and used with caution and with due regard to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 particular to prevent AI algorithms from perpetuating prejudices and reinforcing existing inequalities.
分类: 其他 >> 综合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分类: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提交时间: 2023-10-30
摘要:目的/意义 ChatGPT是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一种聊天机器人程序。与ChatGPT进行对话,能够为AI时代的“文明的对话”提供启示。 方法/过程 目前,GPT-3.5每日向用户免费提供30次的查询额度。陈瑜通过精心设计对话提纲,与ChatGPT就“文明的对话”的若干问题展开了对话。 结果/结论 今天,“文明的标准”早已被摒弃,“文明的冲突”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在AI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有助于促进“文明的对话”,帮助实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实时交流,增进对不同文明的理解和欣赏,识别和缓解文明对话中的偏见。同时,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也有助于促进“文明内的对话”,在解决国内冲突、促进移民融合、保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发挥妇女的独特价值、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在开发和运用AI技术时,必须谨慎从事,充分考虑伦理因素,特别是要防止AI算法延续偏见并强化现有的不平等。
分类: 数字出版 >> 数字新闻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分类: 法学 >> 法律人工智能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25
摘要:Purpose/significance ChatGPT is a chatbot program developed by OpenAI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versations with ChatGPT can shed light on th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the age of AI. Method/process Currently, GPT-3.5 offers users 30 free query credits per day. By creating an outline for the conversation, Chen Yu engaged in a dialog with ChatGPT on various issues of th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Result/conclusion AI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the AI era, th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should enthusiastically embrace AI technology and use it responsibly to provide a better experience for audien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 technology companies,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individuals, etc. should work together with th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fake news, cyber harassment, and information cocoon that may be brought about by AI technology.
分类: 数字出版 >> 数字新闻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分类: 法学 >> 法律人工智能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25
摘要:目的/意义 ChatGPT是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一种聊天机器人程序。与ChatGPT进行对话,能够为AI时代的新闻传播提供启示。 方法/过程 目前,GPT-3.5每日向用户免费提供30次的查询额度。陈瑜通过精心设计对话提纲,与ChatGPT就新闻传播的若干问题展开了对话。 结果/结论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正在给新闻传播带来巨大的冲击。在AI时代,新闻传播行业要热情拥抱AI技术,负责任地运用AI技术,为受众提供更好的体验。同时,政府、技术公司、民间社会组织、个人等要和新闻传播行业一道,共同解决好AI技术可能带来的假新闻、网络骚扰、信息茧房等问题。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分类: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分类: 法学 >> 法律人工智能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10-23
摘要:Purpose/significance Toda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accelerating their transformation to digital government. Conversations with ChatGPT can shed light on the digital government transformation in the age of AI. Method/process Currently, GPT-3.5 offers users 30 free query credits per day. By creating an outline for the conversation, Chen Yu engaged in a dialog with ChatGPT on various issues of the digital government transformation. Result/conclusion In the age of AI, AI technologies, such as ChatGPT,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digital government transformation by increasing efficiency, improving service delivery, and enabling 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 While the benefits are immense, governments must also address issues of ethics, bias, and workforce adaptation to ensure responsible and inclusive AI deployments that deliver better services and work outcomes for their citizens.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分类: 法学 >> 法律人工智能 分类: 其他 >> 综合 分类: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10-23
摘要: 目的/意义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加快向数字政府转型。与ChatGPT进行对话,能够为AI时代的数字政府转型提供启示。 方法/过程 目前,GPT-3.5每日向用户免费提供30次的查询额度。陈瑜通过精心设计对话提纲,与ChatGPT就数字政府转型的若干问题展开了对话。 结果/结论 在AI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有可能彻底改变数字政府转型,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提供,并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虽然好处巨大,但政府也必须解决伦理、偏见和劳动力适应问题,以确保负责任和包容性的AI部署,为其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工作成果。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检索 分类: 管理学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9-22
摘要:Purpose/significance ChatGPT is a chatbot program developed by OpenAI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versations with ChatGPT can shed light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age of AI. Method/process Currently, ChatGPT offers users 30 free query credits per day. By creating an outline for the conversation, Chen Yu engaged in a dialog with ChatGPT on various issue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conclusion In the AI era, the AI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can become a "game-changer" in scientific research. Specifically, AI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can achieve faster data analysis, hypothesis gener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trigger paradigm innov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mot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discover new research problem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 lower the "barriers to entry"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mote 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 number of potenti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AI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ChatGP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cluding privacy or data security issues, over-reliance on AI technology, rigidity of thinking, stereotyping or even prejudice against certain genders, races, cultures, languages and ideologi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orkforce adaptation, academic misconduct, and digital hegemony or AI hegemony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检索 分类: 其他 >> 综合 分类: 管理学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提交时间: 2023-09-22
摘要: 目的/意义 ChatGPT是美国OpenAI公司研发的一种聊天机器人程序。与ChatGPT进行对话,能够为AI时代的科学研究提供启示。 方法/过程 目前,ChatGPT每日向用户免费提供30次的查询额度。陈瑜通过精心设计对话提纲,与ChatGPT就科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展开了对话。 结果/结论 在AI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可能成为科学研究中的“规则改变者”。具体来说,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可以实现更快的数据分析、假设生成和决策制定,引发科学研究的范式创新,推动跨学科研究,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向,降低科学研究的“准入障碍”,推动科学普及和知识传播等。同时,在科学研究中运用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可能存在一系列的潜在风险,包括隐私或数据安全问题,对AI技术的过度依赖,思维僵化,对特定性别、种族、文化、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刻板印象甚至偏见,知识产权问题,劳动力适应问题,学术不端问题,以及英语世界的数字霸权或AI霸权等。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07-29
摘要:目前主流的人工智能,普遍采用“注意力机制 +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的技术道路。在 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掀起了大模型的技术浪潮。但在那些需要和实际环境互动的领域,比如老人护理,家庭保姆,农业生产,车辆驾驶等领域,试错成本很高,需要大量试错的强化学习过程难以实现。所以,要想实现能适用于任何领域的通用人工智能,我们既要利用现有技术,又要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从而推动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进一步发展。在本文中,我们分析了大模型技术路线的局限性,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解决方案,从而解决了大模型的固有缺陷。在本文中,我们将揭示如何一步一步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07-12
摘要:以 LLAMA 为代表的开源大语言模型广泛使用旋转位置编码,原始论文使用复函数推导。本文改用线性代数推导,期望更好地理解该编码方法;提出该方法的一个疑点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07-11
摘要:临床术语标准化对于处理电子病历中临床术语不规范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召回-排序”的策略。该文基于中国健康信息处理大会(CHIP2021)评测3中提供的数据集,提出了一个基于多策略的临床术语标准化方法,在召回阶段,采用全匹配策略、相似原词的标准词推荐以及基于TF-IDF与改进的Jaccard系数的相似度计算去召回候选的标准词集合。同时,该文构建了基于BERT模型的标准词数量预测模型,利用对抗训练、Focal Loss与标签平滑策略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和泛化性能。在排序阶段,该文利用基于对抗训练与诊断信息融合的BERT蕴含分数排序模型对候选词集合排序,再根据数量预测模型输出的结果生成最终预测的标准词。在最终的评测中,该文方法准确率达到0.6356,在参赛队伍中位列第二名。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04-18
摘要:目前主流的人工智能,普遍采用“注意力机制 +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的技术道路。我们认为“强化学习”无法适用到那些难以大量“试错”的领域。所以,要想实现能适用于任何领域的通用人工智能,我们必须转变实现道路。所以,我们提出了一套不同于“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的机器学习方案,它通过小样本、累积学习,同样实现了和 transformer 相似的注意力机制,也同样创建了全连接知识网络。并且,它不需要采用试错学习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和环境的互动决策。并且人类可以给它预置不同的先天需求,来实现多目标平衡,从而实现远高于目前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套从0 到1 的新机器学习技术方案。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04-03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的迅猛发展,AI聊天机器人可模拟人类指导以改善在线自助干预(Internet-based Self-help Interventions, ISIs)中用户的参与度及疗效。然而,学界对聊天机器人作用机制的探索尚处初期阶段。因此,为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性认识,文章基于人机关系的视角提出了适应ISIs情境的理论模型:聊天机器人可与用户经历拟人归因、功利性价值判断、发展依恋关系、建立数字治疗联盟(Digital Therapeutic Alliance, DTA)这4个阶段来逐步发展人与聊天机器人关系(Human–Chatbot Relationships, HCRs),并通过HCRs提高用户参与度。未来研究可继续丰富HCRs的相关理论并检验其内在机制,基于HCRs理论来设计聊天机器人,深入考察影响HCRs的额外变量,统一参与度的操作定义并开发适合的参与度测量工具。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03-17
摘要:该文章讨论了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 对社会生产力可能产生的影响。这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智能客 服、自动化写作、智能教育、社交媒体的改进和改善健康保健等方面。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如取代人类工作、安全和隐私方面的问题等。因此,如何平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积极影响和解决可能带来的问题,将是未 来大语言模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测量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3-01-30
摘要:词嵌入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项基础技术。其核心理念是根据大规模语料中词语和上下文的联系,使用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提取有限维度的语义特征,将每个词表示为一个低维稠密的数值向量(词向量),以用于后续分析。心理学研究中,词向量及其衍生的各种语义联系指标可用于探究人类的语义加工、认知判断、发散思维、社会偏见与刻板印象、社会与文化心理变迁等各类问题。未来,基于词嵌入技术的心理学研究需要区分心理的内隐和外显成分,深化拓展动态词向量和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如GPT、BERT)的应用,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建立细粒度词向量数据库,更多开展基于词嵌入的社会变迁和跨文化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2-10-22
摘要:近年来,研究者们将“治疗联盟”(TA)的概念与在线自助干预(ISIs)相结合,以解决ISIs中用户参与度较低的问题。这种在数字环境中形成的TA,被称之为“数字治疗联盟”(DTA)。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聊天机器人可模拟人类指导,相对于传统ISIs程序更易于与用户建立关系,可通过友好、尊重、倾听、鼓励、真诚、理解、信任这几个关系线索来促进DTA的发展,为解决用户低参与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未来的研究可从影响因素、ISIs技术迭代、测量规范、实验操纵等方面对DTA作进一步的探索。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2-08-22
摘要:认知科学研究认为,文本在被逻辑处理之前,首先会形成一种下意识理解。而这种下意识理解的“概念域”基于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产生。文本传达的下意识情绪是表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写作、政治宣传、心理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文本倾向性分析研究主要着重于对文本进行逻辑理解,并不关注文本潜在表达的识别与构造。本文提出了一种一体两面的文本分解与文本生成算法,利用预训练语言模型分析与构造文本的潜在表达。不同于基于神经网络迁移学习的工作,本文的方法不需要对语言模型进行微调,而是利用语言模型表征的信息构建语义空间,并在语义空间上传播标记信息,这使得算法避免了深度学习的昂贵计算开销与训练的不稳定性。与目前多维度情感分析工作相比,文本分解部分允许用户自定义不同的分解目标,基于半监督学习方法,仅仅需要进行少量标记即可训练将文本分解为目标情绪分量上组分的可靠模型。文本生成部分可以基于分解部分标注的模型生成具有特定情绪分量的文本。与目前文本风格迁移工作相比,文本的生成模型不需要使用神经编解码器,因此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可解释性。本文描述的算法是一套前瞻性的工具内核,其拥有可解释的推理过程,通过定义不同的分解目标,该方法可以被用于多维度情感分析、舆情监测等多种任务,也为大规模、自动化心理测量提供了一种可能。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 提交时间: 2022-07-19
摘要:当标注数据较少时,现有模型受训练数据量少的限制,参数没有拟合到预期效果,导致在低资源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模型识别性能不佳。本文通过采用K折交叉验证法,使模型较好拟合数据。此外,本文在BiLSTM-CRF模型基础上融合多层字符特征信息和自注意力机制,结合K折交叉验证法,构建了CharBiLSTM-Att-CRF模型。本文提出的CharBiLSTM-Att-CRF模型在20%的CONLL2003和20%的BC5CDR的数据集上,F1值在BiLSTM-CRF模型基础上分别提升了7.00%、4.08%。该模型能较好地适应低资源命名实体识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