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2-09-03
  • 我国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研究综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2-09-03

    摘要: 目的/意义 为促进学术交流、打破学术垄断,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为系统把握我国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题录为样本,基于信息计量学理论,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相关文献的发表年度、作者、机构、期刊、研究热点等进行计量分析,并绘制相应知识图谱。 结果/结论 最终呈现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发展趋势;揭示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领域的核心作者、代表文献及合作特点,展现高校图书馆出版服务研究热点与前沿。

  • 野生茯苓鉴定及其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9-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揭示茯苓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及培养方式对其主要酶系的影响,该研究测定了茯苓主要木质纤维 素降解酶系。首先对野生茯苓菌株进行培养特性的显微观察;再利用3 对引物PCR 扩增进行系统发育学的 鉴定;经定性培养筛选出优势菌株YX1,最后采用酶标仪测定不同条件下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 降解酶的活力大小。结果表明:(1)茯苓有菌丝体、子实体和菌核3 种形态特征。(2)PCR 分别获得rDNA-ITS 序列1 652 bp、核糖体大亚基序列660 bp 和翻译延伸因子序列545 bp,提交至NCBI,登录号分别为 ON129554、ON129553 和ON155840。(3)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有/无松木屑条件下,外切β-葡聚糖 酶(CBH)、内切β-葡聚糖酶(EG)和β-葡萄糖苷酶(BGL)最高分泌量分别为16 ~ 17、32 ~ 35、36 ~ 37 U•mL-1; 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最高分泌量分别为28 ~ 38、280 ~ 342、9 ~ 11 U•mL-1;锰过氧化物 酶(MnP)、漆酶(Laccase)、木素过氧化物酶(LiP)这3 种木质素降解酶在4 种不同培养液中都有微弱的酶活 性。综上表明,该研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鉴定,明确了野生茯苓YX1 的分类地位,与褐腐菌在亲缘关系 上既有联系又存在遗传差距,测定结果显示木质纤维素酶中的酶活大小依次为甘露聚糖酶>木聚糖 酶>BGL>EG>CBH>α-葡萄糖苷酶>LiP>MnP>Laccase,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酶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5),本研究为茯苓产生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的降解机制提供了基础酶学参考。

  • 中国腹枝衣属地衣的多样性与区系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9-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探讨中国腹枝衣属地衣的物种多样性,进一步明确其分布特征与种类组成,该文通 过野外调查及采集地衣标本,结合形态、解剖、化学等研究方法,对128 份采自中国热带及 亚热带地区多个省份的腹枝衣属(Herpothallon)地衣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共鉴定出腹枝 衣属地衣12 种,其中南方腹枝衣[H. australasicum (Elix) Elix & G. Thor]、颗粒腹枝衣(H. granulosum Jagadeesh Ram & G. P. Sinha)、喜马拉雅腹枝衣(H. himalayanum Jagadeesh & G. P. Sinha)、裂芽腹枝衣(H. isidiatum Jagadeesh Ram & G. P. Sinha)和小腹枝衣(H. minutum Jagadeesh)为中国新记录种。对该属所有已知(已报道和本次鉴定)种类的综合分析。结果 表明:(1)中国已知腹枝衣属地衣14 种,占世界已报道种类的29.17%;(2)地理成分有5 种类型: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澳大利亚分布、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热带 亚洲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3)中国腹枝衣属地衣主要分布在海拔300 m~2 500 m 的范围内; (4)生长基物多为树皮,叶生、石生和藓生的物种较少。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南方腹枝 衣属地衣的物种多样性较高,这对明确中国该属地衣物种组成以及地衣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 意义。

  • 室内CO2 浓度、温湿度和光照变化对碰碰香挥发物释放量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9-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碰碰香(Plectranthus hadiensis var. tomentosus)的芳香气味具有改善身心健康的作用, 但其挥发物的释放易受到室内环境影响进而降低效果。为探究碰碰香挥发物对常见室内环境 变化的响应,并为其高效稳定地应用于构建舒适的亲生物环境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混 合正交设计,使用动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碰碰香挥发物对温度、湿度、 CO2 浓度及光照这 4 种常见室内环境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温度、湿度、CO2 浓 度和光照 4 个环境因素中,CO2 浓度和温度对碰碰香植株挥发物释放量的影响较大,而湿度 和光照的影响较弱。(2)正常光周期下培养的碰碰香,在夜晚无光照时,CO2 浓度 500 μmol·mol-1、温度 25 ℃和湿度 60%的环境条件最适于碰碰香植株释放挥发物。此环境条件 下碰碰香挥发物的释放总量为 86.23 μg·L-1·kg-1, 具有改善身心健康的活性成分含量为 78.03 μg·L-1·kg-1。综上所述,应用碰碰香构建室内亲生物环境,维持或改善人员身心健康时,应 主要注意控制 CO2 浓度和温度相关的环境条件,从而充分高效地发挥碰碰香的园艺效益。

  • 一株内生真菌 Talaromyces sp.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活性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9-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研究红树杨叶肖槿来源内生真菌 Talaromyces sp. YX-001 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乙 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抑制活性,该文运用硅胶柱层析和 HPLC 等手段从 菌株 YX-001 的 PDB 培养基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而后结合 1/2D NMR 和 MS 等现代波谱技术并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其结构,最后通过比色法测定各单体化合物的 AChE 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共分离得到 9 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 asterrelenin (1),aszonalenin (2),cladosporisteroid C (3),sitosterol (4),ergosterol (5),cyclo-Ile-Pro-diketopiperazine (6), cyclo(-Pro-Val) (7),4-methoxy-2-methylisoquinolin-1-one (8)和 allantoin (9)。(2)其中化合 物 1 和 2 显示出一定的 AChE 抑制活性,IC50 值分别为 81.5 和 105.8 μmol·L-1。该文首次对 杨叶肖槿来源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 AChE 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为后续红树植物杨叶 肖槿来源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与再利用奠定了基础。

  • 罗汉果苷IIE 在巨噬细胞糖尿病炎症模型中的作用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9-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研究罗汉果苷IIE 在脂多糖(LPS)和棕榈酸(PA)联合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糖尿病 炎症模型中的作用,该文采用1 ng·μL-1的脂多糖(LPS)和100 μmol·L-1 棕榈酸(PA)联合 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 构建糖尿病炎症模型,并运用qRT-PCR 分别检测0、1、3、6、 12、24 h 6 个不同时间点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 mRNA 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1) 1 ng·μL-1 的LPS 和100 μmol·L-1 PA 两者共同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 在24 h 时产生的 炎症协同作用最好;(2)进而在1 ng·μL-1 LPS 和100 μmol·L-1PA 联合诱导小鼠巨噬细胞12 h 后,用20 μmol·L-1罗汉果苷IIE 处理12 h,应用qRT-PCR 检测细胞炎症因子TNF-α mRNA 的表达变化,发现20 μmol·L-1罗汉果苷IIE 处理12 h 可显著降低LPS 和PA 联合诱导的TNF-α mRNA 表达水平,说明罗汉果苷IIE 能够有效降低巨噬细胞的炎症水平。综上认为,罗汉果 苷IIE 可能在治疗糖尿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为糖尿病治疗新策略的提出提供了参考。

  • 北豆根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9-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北豆根,防己科蝙蝠葛( Menispermum dauricum )的干燥根茎,是重要的中药材。为了阐明北豆根 药效物质基础,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效的参考,对其甲醇浸提物进行系统分离和结构鉴定, 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体外抗炎活性筛选。该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及高压制备 HPLC 等色 谱技术对北豆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采用 NMR 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测定化 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 RAW264.7 释放 NO 和 IL-6 炎症因子的含量评价其抗炎活性。结 果表明:(1)从北豆根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15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香草酸(2)、 丁香醛(3)、2-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4)、对羟基苯乙酸甲酯(5)、2-(4-羟 苯基)-硝基乙烷(6)、对羟基苯乙腈(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fragransin B2(9)、 7-hydroxy-3,6-dimethoxy-1,4-phenanthraquinone(10)、棕榈酸(11)、花生酸(12)、β-谷甾醇(13)、 β-豆甾醇(14)、胡萝卜苷(15)。其中,化合物4 -7、9、12 为首次从防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 物1、3-11、14 为首次从蝙蝠葛属中分离得到。上述化合物包括苯酚类、木脂素类、菲醌类、脂肪酸类 及甾醇类,极大丰富了北豆根的化学多样性。(2)化合物12 在25 和50 μg·mL﹣1 浓度下可以显著抑制 LPS 诱导的RAW264.7 细胞NO 和IL-6 的释放,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

  • 广西莎草科薹草属植物小志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2-09-03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薹草属(Carex L.)是广西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大属,目前记录的物种达 100 种,但是 广西薹草属植物资源仍然不清楚,缺乏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本文基于馆藏薹草属植物标本鉴 定,文献收集整理和野外调查等基础上,对广西薹草属植物的前期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以 期为该属后续的研究与利用提供本底资料。本文首先对广西薹草属植物物种编目简况进行了 概述;另外,广西薹草属植物特有性高,通过对 16 个模式标本采自广西的类群进行系统梳 理,考证其模式产地准确性,补充分布信息,确定目前广西特有薹草属植物共 8 种;报道了 广西薹草属植物 8 个新记录种,即禾状薹草(C. alopecuroides D. Don)、仲氏薹草(C. chungii Z. P. Wang)、糙毛囊薹草(C. hirtiutriculata L. K. Dai)、秆叶薹草(C. insignis Boott)、 云雾薹草(C. nubigena D. Don)、仙台薹草(C. sendaica Franch.)、伴生薹草(C. sociata Boott)、 横果薹草(C. transversa Boott),并提供其形态特征集要与凭证标本照片。最后还对广西薹 草属植物的多样性、特有性、地理分布以及资源潜在利用价值等进行了讨论。

  • 韧性视角下的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管理 提交时间: 2022-09-03

    摘要: 摘要:[目的/意义]探讨韧性视角下的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能为今后构建韧性社会视域下的公共图书馆适应性服务体系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首先阐释公共图书馆参与韧性建设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总结公共图书馆参与韧性建设的行为,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结果/结论]公共图书馆是韧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用具体行动构建与社会的紧密连结,帮助城市建设韧性。未来研究要从LIS学科视角进一步阐释韧性社会理论框架,分析公共图书馆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构建适应性服务体系,强化实证研究和情境研究,并在此过程中还需注重内部的组织韧性建设。

  • 儿童科学概念的跨领域激活与其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关系:一例基于反应时的预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09-03

    摘要: 科学概念间激活(例如联想)不仅是儿童对科学知识的重要组织方式,亦是其学习复杂概念(如由多个知识点构成的复合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从一节电学课例的细节得到启发,利用E-Prime软件研究了拥有不同电学知识基础的学生对于电学单元内外概念的激活情况(以反应时为主要指标)。结果显示:①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概念的跨领域激活能力呈负相关,即基础知识越差,跨领域激活速度越快(P<0.05);②基础知识越好,其激活行为越接近于科学教师。结论:①基础知识越差,其跨领域的联想能力越强,思维越活跃;②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源于思考的模式化;③由此,将发散思维作为创造力的心理学基础这一观点存在潜在的逻辑矛盾。

  • 科研评价视角下的科技人物报道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资料的利用 提交时间: 2022-09-03

    摘要: 目的/意义 科技人物报道是媒体宣传业界典型、树立行业标杆的重要形式,其舆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人员对科研评价的认识与态度,以及良好学术环境的营造。本研究通过分析主流媒体在科技人物报道中如何刻画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及成果,促进我国科研评价方法体系的完善。 方法/过程 以《科技日报》中的科研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根据词频分析科研人员的主要科研活动与成果;抽取关键评价句分析科研人员的标志性贡献;提取报道中的成果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归纳成果刻画维度。 结果/结论 《科技日报》对科研人员多样化的科研活动及成果进行有侧重的报道,突出不同学科科研人员的贡献;通过各种定性、定量指标对不同类型成果的质量及影响进行刻画,且不同学科的成果类型和成果刻画维度有一定差异。人才评价时应将更多类型成果纳入评价体系且根据学科特征有所侧重;对于技术应用型成果,考虑增加针对性强的量化指标评价其质量和影响。

  • 互联网企业个人数据保护与利用演化博弈研究-王宁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2-09-03

    摘要: 目的/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的个人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数据价值潜力和能源功能愈发明显,探索如何实现个人数据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据治理的重要难题。 方法/过程 本文以个人数据保护与利用为研究对象,构建互联网平台、政府双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索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其稳定策略,并借助MATLAB数值模拟技术对参与主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进化稳定策略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个人数据保护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政府监管成本、奖惩力度、行业协会参与程度、数据敏感性、企业数据保护技术成本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实现数据保护与利用理想演化均衡的双重帕累托最优,政府应积极探索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现代化,提高监管效益,降低监管成本,事前完善数据分级分类,事中保障政策执行,事后对违规企业进行激励和问责;互联网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和科技创新,降低企业数据保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