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您选择的条件: 2022-10
  • 区域卫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构建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区域卫生协同发展通过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到位的区域协同体以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通过充分开展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发挥区域内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特色和专长,起到真正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目的 构建区域卫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区域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文献分析法以及半结构化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区域卫生协同发展要素进行收集与探索,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构建。于 2020 年 122021年3 月通过使用德尔菲法对全科领域专家进行第一轮及第二轮函询,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权重进行分析、对各级指标的逻辑性进行检验,最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构建的区域卫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及31个三级指标构成。结论 初步构建的区域卫生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以发现服务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协同模式的问题与不足,为下一步指导区域模式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及实践基础。

  •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者笔迹特征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书写笔迹特征分析技术已在痴呆、帕金森病等相关认知障碍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人群的笔迹特征研究仍有待于拓展。目的 揭示老年MCI者笔迹特征与正常老年人的差异性,探讨笔迹特征在MCI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选取湖州市社区老年MCI者33名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匹配的43名认知功能正常的社区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利用点阵数码笔完成6项书写任务,采集被试笔迹特征的运动学参数,通过判别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笔迹特征对MCI识别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图形任务中,MCI组书写正确性较低,书写压力较高,书写思考时间、落笔时间及任务完成总时间较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93、-2.122、-4.302、-3.663,t=-5.565,均P<0.05);在汉字任务中,MCI组书写思考时间、任务完成总时间更长(Z=-3.464、-2.94,均P<0.05)。与汉字任务相比,图形任务完成总时间在鉴别MCI中的特异性最高(93.02%),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图形书写笔迹特征集可正确分类80.26%的MCI个体,敏感度87.88%,特异度79.07%,且对MCI的识别效能高于MMSE量表。结论 社区医疗机构在开展MCI成套神经心理学测试之前,图形书写笔迹特征可能在筛查MCI可疑人群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社区中老年人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生活方式是认知功能下降及痴呆发生的重要可调控性风险因素,了解社区中老年人坚持有益于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现状和影响因素将是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痴呆一级预防干预措施的基础,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社区中老年人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1月~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5个社区中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体检的506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社区中老年人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生活方式平均得分为88.0013.27分,脑力活动和健脑运动的条目均分低于中等水平。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和是否及受过痴呆相关健康教育是社区中老年人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结论 社区中老年人降低痴呆风险的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脑力活动和健脑运动尚有很大的一级预防干预空间。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应重点关注男性、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弱势以及未接受过痴呆相关健康教育的中老年人,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促使中老年人采纳有益于降低痴呆风险和促进脑健康的生活方式。

  • 新疆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目前精神障碍在人群中已越来越常见,然而新疆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不完善。目的 通过了解新疆北疆地区15岁及以上人群常见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并同南疆地区相关资料进行汇总与对比,得出全疆常见精神障碍患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精神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疆五个地区(市)3853名居民,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为诊断标准进行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断。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组间患病率差异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类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1)新疆北疆地区常见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为9.71%,年龄调整率为10.07%;全疆常见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为9.69%,年龄调整率为9.90%;(2)女性、文盲、25~34岁人群患心境障碍的风险较高;女性、65岁人群患焦虑障碍的风险较高;农村、未婚、文盲人群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较高;文盲人群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风险较高;未婚、文盲人群患精神发育迟滞的风险较高;(3)南北疆地区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之间无差异。结论 新疆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为9.69%,其中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北疆地区女性、农村、低学历以及未婚群体为患各类精神障碍的主要人群。

  • 2011—2021年北京市某社区新增与死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特征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目前严重精神障碍患病人群与收治能力存在缺口,多数患者长期生活在社区。通过基层社区卫生机构为该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初级精神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分析20112021年北京市某社区新增与死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特征,为开展社区精神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从北京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调取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20112021年历年新增患者多于死亡患者,患病率从2012年开始逐年上升。②与基线比较,2021年精神分裂症构成比减少,双相情感障碍增加;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患者构成比减少,大专及以上患者增加;在职、年龄46岁、未建档期5年患者构成比较基线增加,以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20112021年新增患者212例,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居6类严重精神障碍前两位;首发年龄集中在19~45岁段(65.57%);未建档期5年及以下患者最多(40.57%),平均中位数8.50年。④20112021年死亡患者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最多,为78例;死亡患者60岁以上年龄段最多(74.45%),死因前三位依次为躯体疾病、自杀、意外死亡,YLL率波动在-0.250~1.436。结论 20112021年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新增多于死亡,患病率成上升趋势,新增患者未建档期缩短,死亡患者以老龄躯体疾病为主,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前述变化。

  • 成年人痴呆预防信念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我国痴呆发病率逐渐升高,健康生活方式是痴呆发生的重要可调控因素,而健康信念模式可广泛用于解释和预测健康相关行为。目的 调查分析公众痴呆预防健康信念对健康行为水平的影响,为制定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预防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网络问卷对我国1021名成年人的一般资料、痴呆预防知识、痴呆预防信念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痴呆预防信念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 痴呆预防健康信念中障碍感知(=-0.280,P<0.01)、自我效能(=0.148,P<0.01)、易感性感知(=0.118,P<0.01)、益处感知(=0.069,P<0.01)及总体健康动机(=0.093,P<0.0),人口学因素中居住地(=0.057,P<0.05)、文化程度(=0.120,P<0.01)、痴呆接触史(=0.080,P<0.01)以及痴呆预防知识水平(=0.087,P<0.01)会对成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产生显著影响。结论 成年人的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水平与痴呆预防健康信念部分维度及人口学因素有关,未来可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与行为的关系特点为人群实施痴呆预防干预。

  • 促进社区居民脑健康的膳食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保持脑健康是追求健康老龄化的高阶目标,合理营养被认为是有希望降低痴呆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临床实践中缺乏有针对性的促进脑健康营养管理的措施和策略,导致相关健康指导缺失或不足。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促进脑健康的膳食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开展脑健康膳食营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NIA)、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医脉通等数据库和网站关于促进脑健康的膳食营养管理相关的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推荐实践、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2017-01-01至2022-03-29。由2名接受过循证医学系统培训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分级。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包括3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19篇系统评价,纳入文献总体质量较高;从干预时机、膳食营养评估和筛查、膳食模式及成分、特定营养素、咖啡摄入、体重管理、健康教育及指导7个方面共汇总了23条最佳证据。结论 膳食营养对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社区医务人员应结合临床情境、居民膳食营养现状和偏好选择最佳证据,以制定个体化的脑健康膳食营养管理方案。

  • 基于metaPRS与APOEε4优化轻度认知障碍遗传风险统计建模策略的应用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干预和延缓痴呆进展的重要阶段,既往研究发现MCI与遗传因素存在紧密关联,且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4是医学界公认的MCI重要风险等位基因。由于缺少MCI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汇总数据,当前普遍以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GWAS汇总数据作为Base数据集来计算MCI的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致使MCI的PRS遗传风险预测效果并不理想。目的 本研究以多基因遗传风险综合评分(Meta-polygenic risk score,metaPRS)与APOE4作为重要预测因子,从广义线性模型与机器学习角度,探索并优化MCI的遗传风险统计建模策略。方法 计算MCI的12个亚表型PRS,并利用弹性网状Logistic回归模型将其整合为MCI的metaPRS。利用年龄矫正的APOE4效应量计算APOE4加权总和(SCOREAPOE)。以metaPRS、SCOREAPOE及基本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构建不同的预测因子纳入策略,以XGBoost,GBM,Logistic回归及Lasso回归作为统计建模方法,采用AUC及F-measure评价MCI遗传风险统计建模的预测效果。结果 metaPRS与SCOREAPOE对于MCI的遗传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纳入metaPRS、SCOREAPOE及基本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后,各个统计建模方法的预测效果为:XGBoost(AUC=0.69,F-measure=0.88),GBM(AUC=0.76,F-measure=0.87),Logistic回归(AUC=0.77,F-measure=0.89),Lasso回归(AUC=0.76,F

  • 中国“失智症防治行动”任务清单的建议:WHO全球行动视角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失智症作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早期识别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人群和针对风险因素进行干预,有助于预防失智症的发生和延缓其进展。中国老年失智症患者的快速增加给防治体系、健康促进、社会支持及研究创新等工作带来挑战。本文结合WHO发起的《2017-2025年失智症公共卫生应对全球行动计划》,从WHO全球行动视角,针对中国政策及实践现状,总结失智症防治的社会支持、风险因素干预、以人为本照护、信息系统建设、创新研究与科技转化等多方面研究进展,提出中国失智症防治行动计划的任务清单,将中国当前的失智症防治重点及现实资源结合起来,以期供相关失智症防治决策及实践应对参考。

  • 全科医学诊断术语和编码研制及其应用的实证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3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构建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诊断术语和编码集,并验证诊断术语和编码集的有效性,促进社区全科诊断标准化和规范化。方法 通过文献学习和专家咨询法,结合社区常见健康问题谱和疾病谱,基于ICD-10构建社区卫生服务适用的全科诊断术语和编码集;于2021年9月-2022年2月在深圳市两个行政区的259家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试点运行所研制的全科诊断术语和编码集以进行实证研究,以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后台诊断数据和以社区全科医师为样本的问卷调研为基本数据,分析试点实施情况,验证诊断术语和编码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 编制完成全科医学诊断术语和编码集,其中全科诊断分类41种,含标准化全科诊断术语和编码6629项。深圳市两区试点结果显示,规范化干预区域的诊断名称规范化构成比较非试点区高86.13%-95.38%;试点区该时段涉及的诊断名称同比下降96.60%,规范化干预使全科常用诊断大为聚焦,且跟社区疾病谱基本一致,社区常见疾病诊断归集度高。调查显示87.3%(227/260)的调查对象认为编码集对社区诊断规范化有促进作用,77.3%(201/260)的调查对象支持编码集的上线应用。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全科医学诊断术语和编码集,形成了社区全科诊断术语字典,解决数据分析时一义多词的难题,同时兼顾上下转诊和医保对接,有效提高了社区诊疗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对基层卫生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 跨期决策中的维度差异偏好: 眼动证据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2-10-30

    摘要: 在跨期决策研究领域, 虽然基于维度的跨期模型得到了一些源自结果检验和过程检验的证据支持, 但此类模型所假设的维度间差异比较的心理过程尚缺乏直接的过程证据。本研究通过两个眼动实验, 系统考察了相关眼动指标对维度差异偏好的预测效应。结果发现, 根据基于维度的权衡模型可有效拟合出个体在跨期决策中的维度差异偏好, 并且反应时、眼跳注视熵和静态注视熵等指标均与维度差异偏好负相关, 而基于维度的注意分配与维度差异判断正相关。这些研究发现支持了本研究所提出的跨期眼动模型的相关假设, 证实了维度差异偏好与跨期决策的认知加工过程之间的联系, 为基于维度的跨期模型提供了更直接的过程证据, 并为今后跨期决策的眼动模型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 多因素影响分析的数量理论与方法

    分类: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系统工程方法论 分类: 数学 >> 应用数学 提交时间: 2022-10-30

    摘要: 多因素影响分析是经济数量分析的重要内容,有多种方法,其中,结构分解分析(SDA)在投入产出技术应用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对SDA的缺陷做了深入说明,全面阐述新提出的多因素多阶影响分析(MMIA)技术。首先,定义了多因素影响分析和多因素多阶影响分析的基本概念,其次,阐明了多因素多阶影响分析与泰勒级数展开的关系,再次,提出了正向分析和逆向分析的概念和技术,最后,对MMIA在投入产出技术框架下的几个应用做了简要说明。

  • 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对于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影响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基础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全球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截止到2019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12.8亿,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约5970万例。高血压病大大增加了房颤的发生风险,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率将高于60%。同时房颤增加了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及痴呆的发病风险。对于庞大的高血压人群,如果罹患房颤是否增加新发心梗发病风险目前研究尚少,且其风险是否与年龄存在交互作用,目前尚不明确。目的 研究分析高血压人群中罹患房颤是否增加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从2006年6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分批次进行的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人群中选取中高血压病患者47101人,排除既往罹患心脑血管病史者2443人、恶性肿瘤192人、心电资料缺失者860人、随访期间发生房颤者773人,最终42833人纳入研究。每年随访一次,终点事件是新发心梗。最后随访日期是2019年12月31日,中位数随访13.01年。统计分析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对新发心梗发病风险是否有影响。结果 (1) 最终42833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按是否罹患房颤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其中房颤组270人,年龄67.24±10.60岁,男性241(89.26%);非房颤组42563人,年龄55.57±11.59岁,男性36132(84.89%)。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在年龄、总胆固醇(TC)、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和非房颤组在性别(男性)、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体质量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吸烟、饮酒、糖尿病病史比较,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 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新发心梗的例数及占比分别为15例(5.56%)和1119例(2.63%),两组随访人年数分别为:2737.20人年和547156.40人年,累计发病率分别为:7.06%和2.6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5.48,P<0.01),发病密度为54.80‱和20.50‱;年龄≤60岁人群,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新发心梗的例数及占比分别为6例(8.21%)和612例(2.07%),随访人年数分别为:890.82人年和393762.61人年,累计发病率分别为:9.30%和2.3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15.43,P<0.01),发病密度为67.35‱和15.54‱;年龄>60岁人群,房颤组和非房颤组新发心梗的例数及占比分别为9例(4.57%)和507例(3.86%),随访人年数分别为:1846.38人年和155393.79人年,累计发病率分别为:7.08%和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P=0.28),发病密度为48.74‱和33.05‱;(3) 经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男性)、BMI、TC、TG、糖尿病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因素后,得出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是新发心梗危险因素,其HR值为2.89(95%CI:1.74~4.82),相关风险仍然存在(P<0.01)。考虑到年龄与房颤的交互作用,分年龄段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得出:对于年龄≤60岁人群,进一步校正性别(男性)、BMI、TC、TG、糖尿病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因素后,得出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是新发心梗危险因素,其HR值为4.72(95%CI:2.11~10.56),相关风险明显存在(P<0.01);对于年龄>60岁人群,进一步校正性别(男性)、BMI、TC、TG、糖尿病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因素后,得出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是新发心梗危险因素,其HR值为1.65(95%CI:0.85~3.20),相关风险仍然存在,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14);结论 中国北方高血压人群罹患房颤是新发心梗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60岁高血压人群,房颤是新发心梗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食管胃静脉曲张性破裂出血对肝硬化患者1年内死亡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最常见且凶险的并发症之一,而EGVB能否影响肝硬化患者1年的死亡结局尚不完全清楚。目的 探讨EGVB对肝硬化患者1年死亡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为肝硬化患者的随访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入院的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分为EGVB组和对照未出血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硬化1年死亡结局的影响因素,通过1:2倾向性得分匹配(PSM)均衡混杂因素,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比分析EGVB和对照未出血组1年死亡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肝硬化患者812例,其中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158例(19.5%),1年死亡率为13.3%;肝硬化未出血患者654例(80.5%),1年死亡率为13.9%,两组患者1年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匹配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钠【OR=0.95,95%CI(0.90-0.99)】、白蛋白【OR=0.95,95%CI(0.91-0.99)】是肝硬化患者1年死亡的保护因素,而年龄【OR=1.04,95%CI(1.02-1.06)】、肝性脑病(3-4期)【OR=3.72,95%CI(1.21-11.37)】是危险因素。PSM后获得EGVB组145例及对照组290例,1年死亡率均为12.4%,无明显差异。匹配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尿素氮【OR=1.15,95%CI(1.02-1.29)】是EGVB组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OR=1.09,95%CI(1.04-1.14)】、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OR=1.09,95%CI(1.00-1.18)】是对照未出血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GVB事件发生与否对肝硬化患者1年死亡率无显著影响,但两组患者1年死亡结局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这为肝硬化患者的临床随访提供了新的参考。

  • CT检查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在诊断、评估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重症致死率较高,早期准确识别病情对AP防治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肥胖影响AP发病及临床结局,但目前缺乏诊断和评估AP的肥胖相关定量体脂指标。目的:探讨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与AP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为预防、诊治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住院临床诊断为AP和非AP急腹症并行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患者各100例。在腰 2、3 椎间隙水平测量皮下脂肪组织(SAT)、内脏脂肪组织(VAT)面积。统计分析AP组与非AP组,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组间SAT、VAT、腹部总脂肪组织(TAT)、VAT/SAT、VAT/TAT等数据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的诊断价值及效能。结果:AP组与非AP组,以及重症AP组与非重症AP组,VAT、TAT、VAT/SAT以及VAT/TAT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SAT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VAT(OR=1.126,95%CI=1.088-1.165,P=0.000)及TAT(OR=1.028,95%CI=1.019-1.038,P=0.000)是AP的独立危险因素; TAT(OR=1.074,95%CI=1.038-1.111,P=0.000)是重症AP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提示VAT和TAT可同时兼顾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AP及重症AP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与AP及其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基于CT定量检查腹部脂肪含量及分布可为诊断、预测AP及重症AP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未来可考虑纳入诊断、评估AP及重症AP的评价系统,为预防、诊治AP提供科学依据。

  • TyG及其衍生指数与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胰岛素抵抗形成了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替代标志物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 and Glucose Index, TyG)及其衍生指数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现有研究以单独横断面研究或纵向研究居多,在我国东北地区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TyG及其衍生指数甘油三酯-葡萄糖-身体质量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body mass index, TyG-BMI)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TyG、TyG-BMI的预测能力,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8年1月-2021年4月随访期间209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在同期随访过程中未新发2型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者中,按照性别相同、年龄±2岁采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2匹配,选取418例设为对照组,最终共627人纳入本次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其基线资料,包括流行病学信息、体格检查信息、生化检测信息、TyG、TyG-BMI。采用Cox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TyG、TyG-BMI与2型糖尿病之间关系的研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分析TyG、TyG-BMI不同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剂量-反应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TyG、TyG-BMI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新发病例组的BMI、AC、SBP、DBP、FPG、TG、TC、LDL-C、TyG、TyG-BMI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剂量反应关系呈递增形状,当TyG、TyG-BMI高于8.838、229.364时,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逐渐升高。TyG、TyG-BMI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696(95%CI:0.658-0.732)、0.725(95%CI:0.688-0.760)。TyG、TyG-BMI预测2型糖尿病的最佳切点分别为8.650、224.859。结论 TyG、TyG-BMI的高水平状态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2型糖尿病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二者对2型糖尿病均具有预测价值。若综合考虑风险关联强度、AUC、筛查结果的临床影响等方面TyG-BMI或许是较优的预测指标。

  • 认知性访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求助动机量表编制中的应用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应用认知性访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求助动机量表条目进行调整。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1月,通过目的抽样选取就诊于大庆市精神专科医院的30例患者进行3轮认知性访谈。结合问题评估系统(QAS-99)编码结果及经专家小组意见对量表条目进行修改。结果 第1轮访谈,受访者认为11个条目存在句意模糊、表达不清,经讨论后部分条目进行了修改;第2轮访谈受访者认为1个条目假设不恰当,经讨论后进行修改;第3轮访谈受访者认为无条目需要修改,访谈停止。结论 认知性访谈能够有效解决精神分裂症求助动机量表编制过程中的编制者与患者之间的理解差异问题,从而提高了量表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 不同人格特质和产后抑郁关系的meta分析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人格特质与产后抑郁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host、Embase、PsycInfo(Proquest)、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6月4日有关不同人格特质与产后抑郁关系的研究。文献质量评价后,提取相关数据。运用Stata 16.0进行Meta分析。对神经质与产后抑郁的关系进行亚组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对不同人格特质和产后抑郁的关系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人格特质的神经质、易感性、外向性、开放性、回避性和依赖性与产后抑郁关系的OR分别为1.30(95%CI:1.20,1.40)、1.39(95%CI:1.10,1.76)、0.86(95%CI:0.77,0.97)、0.94(95%CI:0.9,0.98)、6.27(95%CI:2.55,15.40)和7.71(95%CI:1.62,31.1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的临界值不同以及产后抑郁的调查时间不同是合并结果的异质性来源。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除强迫性人格外,其它人格特质的合并结果可靠。结论 人格特质类型对产后抑郁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人格特质的神经质和易感性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人格特质的外向性和开放性是产后抑郁的保护因素;神经质个性的产妇的产后抑郁可能更严重,且更可能在产后12周以后发生产后抑郁。因国内外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未来还需进一步探讨回避性、依赖性和强迫性人格障碍和产后抑郁的关系。

  • 基于多组学的老年衰弱人群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老年衰弱(frailty)是指老年人以肌少症为基本特征的全身多系统构成的稳态网体系受损,导致生理储备下降、抗打击能力减退及应激后恢复能力下降的非特异性状态,衰弱的早期诊断对于帮助老年人恢复健康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组学研究的技术进步,为发现早期衰弱的潜在特异、稳定和可靠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整理分析相关研究后,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角度回顾血样中衰弱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有助于评估衰弱风险,探索衰弱的潜在机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助力健康老龄化。

  • 房颤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混合消融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2-10-28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心房颤动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已有研究证明其与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严重卒中和心肌梗死)有关,目前在全球的患病人数超过了3300万,预计未来40年内其患病率将增加1倍以上。多年来,在探究房颤的生理病理机制及开创改进其治疗方法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目前房颤的治疗管理仍是临床医学上的一个难题,对于房颤最佳的治疗方式、消融能量的选择尚无统一定论。近年来,鉴于心脏外科医生和电生理学家之间的密切合作,结合导管及微创手术消融诞生了一种房颤治疗的新策略----混合消融模式。混合消融模式克服了导管消融和微创外科手术的缺点及不良结局,在治疗持续性房颤,尤其是长期持续性房颤上取得了可观的成效。本文通过回顾房颤的发病机制、相关分类、消融治疗发展史,总结分析目前混合消融模式治疗房颤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对这种新型房颤治疗策略作简要的分析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