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详细浏览

基于水供给服务供需关系的伊犁河谷生态管理分区 后印本

请选择邀稿期刊:
摘要: 水供给服务维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新疆伊犁河谷为研究区,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和遥感数据,利用水供给服务供需模型、水资源安全指数(FSI)、供需匹配等方法,分析研究区 2005—2020 年水供给服务供需的平衡特征及其匹配状况。结果表明:(1)伊犁河谷水资源安全指数呈“升-降”波动,供需平衡呈现“一般赤字-一般盈余-赤字持续”三阶段演变。空间分异显著: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源县五县市持续赤字;尼勒克县、特克斯县、昭苏县三县及霍尔果斯市(2020 年)维持盈余,其中 2010 年出现阶段性盈余拐点。(2)水供给服务的供需匹配呈现三种主导类型:“低供给-高需求”、“低供给-低需求”和“高供给-低需求”。供需匹配类型空间分布具有东、中、西梯度分异,同模式县市呈现空间集聚与产业趋同特征,且受区域经济结构驱动显著,具体表现为:生态本底优越的畜牧区维持高供给能力,而耕地密集型农业区持续面临高需求压力。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划定出生态涵养区、生态调控区、生态改良区等生态管理分区以促进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及水资源高效利用。

版本历史

[V1] 2025-07-14 11:39:24 ChinaXiv:202507.00161V1 下载全文
点击下载全文
预览
许可声明
metrics指标
  •  点击量101
  •  下载量17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