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媒体融合背景下少儿报刊编辑转型路径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自从互联网诞生开始,科学技术便大踏步地持续向前发展,促使了全媒体时代的应运而生。但也正因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大受冲击,各行各业的报刊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曾在少儿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少儿报刊。因此,传统少儿报刊要想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今天,重新占据报刊市场的一席之地,就不得不顺应时代的发展,将新媒体的理念融入报刊创办宗旨内,以全新的面貌走上一条优化产业结构,革新创收模式的转型之路。基于此,本文将以少儿报刊为例,结合新媒体融合概述、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展的趋势、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少儿报刊现状以及媒体融合背景下少儿报刊编辑应有的素养,来进一步探究媒体融合背景下少儿报刊编辑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当今时代的少儿纸媒转型提供参考。

  • 我国移动阅读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测度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探究我国移动阅读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用户感知情况,构建移动阅读应用软件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用户视角为隐私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 结合国内外对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研究,选取国内十大热门移动阅读APP为研究对象,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与标准规范契合度、文本完整度、位置显著程度、内容可读程度4个维度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用户阅读感知测度体系,使用灰色加权关联分析方法对选取的APP进行关联度计算及排序。[结果/结论]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受政策表征和内容的双重影响,链接显著、内容完整、可读性强、法规契合度高的隐私政策更易获得用户在合规性方面的正向反馈。

  • “双院”协同视域下书院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探析——以“讨论班”模式为例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4-03-05 合作期刊: 《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 》

    摘要: 随着国内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的推广,“书院+学院”的“双院”协同育人的培养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书院通识课程作为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重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凸显养成教育。本文基于“双院”协同育人视角,以“讨论班”教学模式为例,探析在书院通识课程中如何发挥“讨论班”所具备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交互性教学模式特征,助力基础型、发展型和探索型三维向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结构特征。同时针对“讨论班”教学模式在课程运用中的局限性,呈现形式报告化和课堂效果有限性等问题展开探索研究。进一步提出书院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从而更好协同“书院+学院”,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构建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模式。

  • 信息偶遇行为研究的知识脉络与前沿展望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对信息偶遇行为展开深入的系统综述分析,以推动本研究领域学术创新以及相关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方法/过程]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41篇文献展开分析。在知识脉络研究部分,从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等视角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在前沿展望部分,将用户信息偶遇的过程分解为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3个阶段,并对偶遇后续行为的研究进行总结。[结果/结论]信息偶遇行为是信息、个体、技术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偶遇信息使用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而基于信息搜寻过程链的信息偶遇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偶遇研究、基于客观数据驱动的信息偶遇研究以及基于跨学科信息偶遇交叉研究等是未来可行的、具有较大研究价值的热点选题。

  • 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关键问题研究综述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间歇性中辍是社交网络用户消极使用行为的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研究的知识体系和关键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据此展望未来研究趋势,为后续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方法/过程]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源,通过关键词检索、追溯检索和主题分析等步骤筛选出54篇重要文献,对研究主题、研究理论、研究方法3个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综述,并据此构建规范性研究流程的框架。[结果/结论]社交网络情境下的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主题的细分程度、理论模型的丰富度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基于信息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交叉学科视角,从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双向博弈、外部社会环境和心理情感体验综合作用角度来深入探究社交网络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 中药蜡疗应用于1例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后腰痛的护理体会

    分类: 护理学 >> 护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7-18

    摘要: 本文总结1例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术后腰痛采用中药蜡疗治疗的护理体会。在完善护理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给予中药蜡疗,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术后舒适度,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在线健康信息求助行为实证研究的系统综述:知识体系、影响因素与前沿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求助行为实证研究是用户在线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展开深入分析可推动在线健康信息服务的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获取代表性研究文献,并通过系统综述的研究方法来梳理国内外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求助行为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已有研究已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但仍存在一些研究空白领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求助事项、求助者因素)、外部因素(信息环境、社会环境、施助者因素)、中介因素(求助需求、认知性因素)和调节因素(人口统计因素)4个部分。重视研究基础、挖掘影响因素、关注结果变量、推动数据驱动等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 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内容适配剖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为提升用户信息接受体验的愉悦度,挖掘用户在不同场景的信息需求期望、信息搜索习惯和信息接受的偏好,并为用户所处场景适配内容是目前业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方法/过程]运用微聚合理论对用户情境进行多维度分析,并通过场景识别搭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内容适配框架。从场景-内容-情境适配的视角出发,构建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内容适配机理模型。[结果/结论]以云舟知识服务空间为例,对其信息接受内容适配程度进行分析,规划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的内容适配路径。

  • 群智感知网络个性化位置隐私保护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05-18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群智感知网络中现有隐私保护算法对所有位置采用相同的隐私保护策略,导致位置隐私或保护过度或保护不足,且获得的感知数据精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用户个性化隐私安全需求的位置隐私保护算法。首先,根据用户的历史移动轨迹,挖掘用户对不同位置的访问时长、访问频率以及访问的规律性来预测位置对用户的社会属性;然后,结合位置的自然属性,预测用户—位置的敏感等级;最后,结合用户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隐私安全需求的特点,设置动态的隐私判定方案,在每个位置选敏感度低的用户参与感知任务,以确保用户在隐私安全的前提下,贡献时空相关性精确高的感知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提高隐私保护水平的同时还提高了感知数据的精度。

  • 神经振荡在意识障碍诊疗中的应用展望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1-1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意识障碍(DOC)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挑战性,DOC 的神经机制之一是神经振荡同步性及连接性的破坏。本文从神经振荡应用于 DOC 诊疗的理论基础、应用进展以及存在不足 3 个方面评述了神经振荡在 DOC 诊疗中的研究进展。神经振荡即神经元群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周期性、同步性的放电活动,在不同程度 DOC 中神经振荡的频谱特征、相位同步及对神经调控反应方面有明显差异,基于脑电图(EEG)的神经振荡分析揭示了不同意识水平下的信息传递及处理能力,从而有助于更准确的区分不同程度 DOC 以及通过调节神经振荡达到 DOC 促醒治疗的目的。尽管目前仍存在机制研究不深入、应用转化较慢等问题,但神经振荡已在 DOC 的诊疗中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 知识交流效率视角下图情期刊影响力评价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8-27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从知识交流效率视角构建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为探索期刊影响力的多维指标评价及优化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运用DEA模型测算图书情报类期刊的知识交流效率,基于期刊效率的差异性与DEA方法的原理识别出期刊间的认可关系,构建认可网络并求解各节点的中心度以表示期刊的影响力,运用期刊指标的相对强度值及其分类结果揭示期刊影响力的成因,并测算期刊知识交流的知识来源冗余率和传播及引证不足率。[结果/结论] 图书情报类期刊整体知识交流效率较高,但存在着差异性;期刊依据影响力的大小,分别位于期刊认可网络的中央、核心和边缘位置,受其他期刊的认可总数与认可程度依次递减;期刊分为学术热点、知识扩散、网络传播、国内影响、国际影响和改进型6种类型,国际影响力型的期刊较少;改进型期刊需要减少期刊知识来源冗余率和传播及引证不足率以提升期刊效率;提出提升期刊影响力的建议。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焦虑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焦虑的影响因素,为国内外学者进一步探究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焦虑问题提供理论与应用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4个维度提取要素,结合改进的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交叉矩阵相乘法(MICMAC)对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路径分析和层级模型构建。[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解释结构模型中的直接层因素、中间层因素和根源层因素与交叉矩阵相乘法中所得出的独立群因素、自治群因素和依赖群因素在影响性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进一步证明解释结构模型对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和层级分类具有可行性。

  • 基于模糊情感计算的商品在线评论用户品牌转换意向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0-11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通过挖掘电子商务平台冗杂的在线评论信息, 对消费者品牌转换意向进行模糊计算和类型划分。【方法】以品牌转换意向模型为基础构建在线评论的模糊情感词典, 通过对模糊情感词典的加工和整理, 使用模糊数学方法并制定模糊推理规则, 计算产品的品牌转换意向和转换类型。【结果】可以有效地抽取出在线评论中的模糊情感词, 实现了品牌转换意向的模糊计算归类。【局限】模糊情感词典构建规则复杂, 后期需要人工识别与分类, 较为费时费力。【结论】提出的在线评论用户品牌转换意向计算方法得到了较好的实验检验效果, 可为在线产品的品牌营销和预警提供信息决策。

  • 硬规则下移动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政策阅读感知测度实证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23-04-01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探究硬规则下移动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政策阅读感知情况,并构建合理的用户隐私政策阅读感知测度分析模型,为隐私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 结合国内外隐私政策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用户对十大常用移动社交媒体隐私政策阅读感知的调查,结合物元可拓分析方法,从隐私政策的外观形态、隐私保障、信息的收集与存储、信息的使用与共享和用户权利5个维度进行用户隐私政策阅读的感知测度。[结果/结论] 文本的外观和内容均对用户的隐私政策阅读感知产生影响,且内容完整,篇幅和行距大小适中,小标题数量和注释说明越详细的隐私政策对用户阅读感知评价结果越高。

  • 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和散列函数的数据融合隐私保护算法

    分类: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的集成理论 提交时间: 2018-11-29 合作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针对群智感知网络数据融合传输过程中隐私泄露、信息不完整、数据窜改等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和散列函数的数据融合隐私保护算法。首先,采用分布式压缩感知方法对感知数据进行稀疏观测,去除冗余数据;其次,利用单向散列函数求取感知数据观测值的散列值,将其和不受限的伪装数据一起填充到感知数据观测值中,达到隐藏真实感知数据的目的;最后,在汇聚节点提取伪装数据之后,再次获取感知数据的散列值并验证数据的完整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兼顾了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同时大大降低了通信开销,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可扩展性。

  • 信息生态视域下移动医疗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分析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1-08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探究影响移动医疗APP 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方法】从信息生态的研究视角出发, 分析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4 类影响因素, 并基于期望确认模型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研究模型。【结果】选取多个移动医疗APP 用户为实验者, 采用“日志追踪实验+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288 份有效数据并利用SmartPLS2.0 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 期望确认模型中的关系在移动医疗情境下均成立; 信息准确性和一致性、信息人的感知健康威胁、信息技术的易用性和响应性、信息环境的直接和间接网络外部性均会正向促进移动医疗APP 的期望确认和感知有用性; 而信息人的电子健康素养则会正向促进期望确认, 负向抑制感知有用性。【局限】实验样本数量有待扩充, 得出的结论有待进一步推广。【结论】用户的移动医疗APP 持续使用行为是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针阔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碳释放的动态特征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12-2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调整低效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P)人工纯林的林分结构,探明其 与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释放规律。该研究 以马尾松、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C)和香椿(Toona sinensis, T)的凋落叶为 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树种和质量比例组合为15 个处理(3 个单一树种处理+ 12 个混合处理)后进行野外凋落叶分解实验, 探讨DOC 释放最佳的凋落叶树种 组合以及混合比例。结果表明: (1) 马尾松和大部分混合处理凋落叶(除了PT64)在分 解初期(0~6 个月)的DOC 含量均显著升高,出现富集现象,之后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而降 低,在分解中后期(12~18 个月)或分解末期(18~24 个月)再次出现小幅度的碳富集现象。阔叶 所占比例越高其后期DOC 含量越低。(2) 分解前期(0~6 个月)凋落叶DOC 释放的拮抗效应 较强(58.33%),仅有8.33%(1/12)的混合处理表现出协同效应。之后(6~18 个月)其协同效应逐 渐增强(18 个月, 91.67%),分解末期(18~24 个月)凋落叶的协同效应有所减弱(66.67%)。在所 有混合处理中,PT64 在整个分解期间均出现协同效应,其次为PT73、PCT622 以及PCT613 在大部分分解时期(3/4)出现协同效应。(3) 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表明,凋落叶初始质 量因子中N 含量、P 含量、木质素含量、缩合单宁含量、C/N、C/N、木质素/N 以及木质素 /P 是影响本研究区域中凋落物DOC 释放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马尾松与阔叶凋落叶 混合后的DOC 释放受到树种、混合比例及分解时间的共同影响。相对于其他混合处理, 阔叶占比≥ 30%且含有香椿(T)的混合凋落叶组合(PT64、PCT613、PCT622 以及PCT613) 更能促进DOC 的释放。

  • 海水中藻菌共培养体系对碳氮磷的吸收转化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7-07-29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海洋环境中,细菌和微藻之间的物质交换是生源要素在自然界中迁移转化的重要方式。为进一步了解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共培养体系中营养盐和有机物在细菌和微藻之间的转换。通过纯培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天然海水中的细菌以及藻菌混合培养,分析了营养盐和有机物随藻菌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并计算了溶解有机碳(DOC)和溶解有机氮(DON)的浓度比值[(DOC/DON)a]。结果发现,在共培养体系中,细菌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东海原甲藻影响不明显;中肋骨条藻有利于细菌生长,东海原甲藻抑制细菌生长,这种不同可能与微藻的粒径有关。海洋细菌在2种藻的指数生长均期均会促进微藻吸收氨氮(NH4-N),但在生长末期NH4-N以释放为主。硝氮(NO3-N)的浓度与藻的生长呈负相关,但在衰亡期NO3-N略有增加,表明NO3-N再生所需时间较长。细菌对硝氮的吸收量较少,但对其再生有贡献。细菌和中肋骨条藻对磷酸盐(PO4-P)的吸收存在竞争,但与东海原甲藻的竞争关系不明显。不同培养体系中DOC浓度变化不同,在藻菌共培养体系中增加较快,纯藻培养体系中增加缓慢,在纯菌培养体系中缓慢减少。通过对DOC与DON浓度比值的分析,发现用判断颗粒有机碳(POC)来源的方法可以分析DOC的来源。

  • 社区共病老年人居家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4-04-2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面对老年慢性病患病率高、多种慢性病共存形势带来的严峻挑战,社区共病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亟待关注。共病管理模式正不断被探索实践,疾病体验作为来自患者自我报告的健康信息有望成为“以患者为中心”社区共病管理模式的重点内容。目的 深入了解社区共病老年人居家的真实疾病体验,为社区共病老年人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和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最大差异化抽样于 2022 年 8—9 月在郑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 4 个社区中抽取符合条件的访谈对象,基于信息饱和的原则最终纳入 20 例研究对象。在研究目的、文献回顾及专家咨询结果的基础上初步拟定访谈提纲,预访谈 2 例后确定最终访谈提纲。以现象学研究方法为指导,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 Golaizzi 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共提炼出 4 个主题和 11 个亚主题,主要有长期存在的症状困扰(身体功能障碍、疲劳、睡眠障碍、疼痛)、负性心理体验(对未来生活的无助感和担忧、社会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降低、社交活动改变的孤独感)、与共病和谐共存的积极心态(感恩知足、积极适应)、困境下的期望(希望功能改善、寻求多方社会支持)。结论 身体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疲劳、疼痛是社区共病老年人最关注的健康困扰,社区共病老年人的症状管理和多元社会支持有待加强。未来有望采用多维数据进行动态化健康评估,探索共病的共性和个体性规律,实现社区共病的精准管理及干预。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的现状与挑战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3-0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45年来初级卫生保健发展历程,利用2010—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3—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和2018—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基层卫生相关数据、2023年世界银行中国和中高低收入国家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等数据,总结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实施进展和成就。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发展历程分四个阶段,取得成效包括初级卫生保健网络逐步健全、基本医保覆盖全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经费和覆盖面逐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稳步提升、妇女和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目前仍面临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医保资金比重下降、运行机制缺乏活力、薪酬水平低激励不足等问题。本文总结了国际经验对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的启示,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