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文明交流互鉴下我国城市对外传播影响力研究

    分类: 数字出版 >> 数字报纸 提交时间: 2023-03-24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文明交流互鉴下我国城市对外传播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城市国际传播的现状,通过对不同的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报告的分析对我国城市对外传播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城市对外传播的困境与对策进行分析与补充。

  • 26米天线座架温度分布规律及变形影响分析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8-05-29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为满足大口径地面射电望远镜的高精度要求,开展射电望远镜热影响研究,保持结构的热稳定性,对提高望远镜指向精度有重要意义。以改造后南山26m天线为研究对象,利用FEMAP软件建立座架结构模型,设定边界条件,得到某年6月4日全天各时刻天线座架上的温度场分布,将温度场结果与结构耦合,得到热变形,建立了温度测量系统,与仿真结果相比,当天局部最大温度可达31.33℃,最大温差可达10℃,最大位移量可达1.8mm,与实测结果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分析座架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变形影响,为后期天线的温度补偿和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 天线座架非均匀温度场及热致变形研究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2-07-29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针对天线座架由于太阳辐照引起的非均匀温度热致变形问题,建立了天线座架环境参数模型、太阳辐照参数模型以及座架结构几何模型,可实现多种工况下的天线座架结构热力学仿真,基于综合模型对天线座架温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在天线座架结构上布设了24枚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实测温度数据与仿真温度场的相对精度高于85%,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结合推导建立的天线结构位移场到天线方位轴偏差的几何关系和实测温度特征数据,可实现由实测温度到座架结构变形的快速计算,并对天线座架轴系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可为天线座架热致轴系偏差补偿提供基准。

  • 第二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分类: 心理学 >> 心理统计 提交时间: 2022-02-02

    摘要: 心理学研究常用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揭示调节作用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实现的现象。介绍了第二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meMO-II)的概念及优势;将meMO-II与其它中介调节混合模型进行了辨析;给出了meMO-II的建模方法和分析流程,并用一个实例演示;介绍了基于潜变量的meMO-II的分析方法、meMO-II建模方法的新进展以及meMO-II的变式。研究有助于推动调节机制研究的发展。

  • 四种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比较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1-23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腰椎退行性疾病(LD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而目前缺乏能有效、客观、全面评估 LDD 患者营养状态并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营养评价方法。目的 比较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NUT)、那不勒斯预后评分(NPS)和高敏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HS-mGPS)四种营养评价方法对LDD 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以便制定精准营养干预方案,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 2021 年 12 月2022 年 7 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腰椎退行性疾病且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 201 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PNI、CONUT、NPS 及 HS-mGPS 四种营养评价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营养状况评估,观察患者术后至出院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资料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不同营养评价方法的最佳截断值,比较不同评价方法的预测效能,运用 MedCalc 软件进行曲线下面积比较;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营养评价方法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有 60 例,发生率为 29.85%。临床特征资料比较发现,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PNI、CONUT 及 NP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NUT 评分(OR=2.431,95%CI=1.376~4.295,P=0.002)、 手 术 节 段(OR=11.924,95%CI=5.491~25.893,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用于预测 LDD 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四种营养评价方法中,CONUT 评分效能最高,可作为LDD 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大口径高精度射电望远镜旋转编码器快速校准方法研究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1-11-12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为解决旋转编码器在大口径高精度射电望远镜使用中,对安装工艺要求极高,需要专用设备校准,且安装后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提升编码器精度的问题,开展了编码器快速校准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旋转编码器快速校准方法。根据伺服电机恒转速运行时,角位移变化率为常量的原理,通过编码器采样数据与伺服电机恒转速参考值对比后获得编码器安装误差。利用PSO算法快速拟合误差,从而校准编码器。通过构建编码器校准方法验证平台实测,此方法可将有较高安装误差的高分辨率旋转编码器实际测量准确度恢复3~4位,为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编码器定期精度监测与修正提供一种简易方法。

  • 基于CiteSpace国内干旱遥感监测的知识图谱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1-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5~2017年中国知网的“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以及“CSSCI来源期刊”数据库中有关干旱遥感监测研究的642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国内经历了传统基于站点的干旱监测、小范围的干旱遥感监测试验到大范围干旱遥感监测及应用三个阶段;干旱遥感监测主要从“干旱监测”、“遥感监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土壤湿度”、“地表温度”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等方向展开;王鹏新、张树誉、张强等是主要的发文作者;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等是主要的发文机构。基于多源信息的干旱综合监测模型、大范围干旱监测评估、预警以及决策支持系统、干旱遥感监测技术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应用以及加强国内学者与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是未来国内干旱监测研究几个重要方面。

  • 不同心房颤动筛查方式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效果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12-19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老年人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高危人群,提高社区老年人群房颤的筛查效率有助于降低房颤相关脑卒中的发生风险。目的 比较不同的房颤筛查方式在老年人群中的筛查效率。方法 于 2022 年 7 月2023年 1 月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香山、黄山、罗山 3 个居委的老年人 1 300 例,先后使用触诊桡动脉脉搏、具有房颤检测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单导联心电记录仪进行房颤筛查,三者任一项阳性即为房颤阳性,最后由心电图室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判读。绘制不同筛查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 ROC 曲线下面积(AUC),并评估其筛查价值;采用趋势性 2 检验分析房颤卒中评分(CHA2DS2-VASc 评分)与房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 300 人中共检出房颤 93 人,其中无症状者 57 人;触诊脉搏阳性 375 人,具有房颤检测功能的电子血压监测仪阳性 331 人,单导联心电记录仪检测阳性 128 人。触诊脉搏、具有房颤检测功能的电子血压监测仪、单导联心电记录仪诊断社区老年人房颤价值的 AUC 分别为 0.750(95%CI=0.697~0.803,P<0.01)、0.832(95%CI=0.790~0.874,P<0.01)、0.939(95%CI=0.916~0.973,P<0.01)。随着 CHA2DS2-VASc 评分增加,老年人房颤发生率逐渐增多(2 趋势 =197.46,P<0.01)。结论 运用便携式单导联心电仪筛查房颤便捷、高效、准确,可推广用于社区老年人房颤的筛查。

  • 花生秧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对5~8周龄浙东白鹅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花生秧饲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对肉鹅生长性能、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只体重相近的4周龄健康浙东白鹅,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A组)、23%(B组)、23%(C组)花生秧粉的试验饲粮,C组另外添加3‰纤维素酶,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试验测定指标包括试验鹅体重、采食量、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以及胰腺、肌胃和十二指肠内源性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B组相比,花生秧饲粮(粗纤维水平为9.76%)中添加3‰纤维素酶1)显著增加了肉鹅平均日增重(P0.05);2)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饲粮中粗灰分、粗蛋白质、粗纤维、钙、总磷、甘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表观利用率(P<0.05或P<0.01);3)显著或极显著增强胰腺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和肌胃蛋白酶、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总之,在高粗纤维水平花生秧饲粮中添加3‰纤维素酶能够增强肉鹅消化道酶活性,提高其对粗纤维饲粮的养分表观利用率,是开发利用花生秧饲料资源的有效途径。

  • 订单定向和普通临床毕业生收入纵向比较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4-24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基层卫生人才。到2021年夏季,首届订单定向毕业生已完成服务期面临留任和离开的选择,收入情况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现有关于订单定向毕业生收入情况研究仍较少。目的 应用订单定向医学生队列研究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订单定向毕业生和普通临床毕业生的收入在职业生涯早期的变化趋势,分析影响收入变化的因素。方法 选取青海大学、广西医科大学、九江学院和赣南医学院4所医学院校,从2015到2019年每年建立订单定向毕业生队列,并匹配选取同届的普通临床毕业生作为对照,进行基线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家庭信息等。于2016、2017、2018和2020年共进行4次随访调查,内容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情况、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情况、工作情况等信息。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订单定向毕业生和普通临床毕业生收入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倾向评分匹配(PSM)对结果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 毕业后前两年,订单定向毕业生的收入高于普通临床毕业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毕业两年后,订单定向毕业生的收入低于普通临床毕业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完成规培情况、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情况、职务、毕业年限是订单定向毕业生收入的影响因素(P<0.05);完成规培会使订单定向毕业生收入降低47%,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和职务晋升分别使其收入增加16%、10%,在毕业后第3、4、5年订单定向毕业生的收入较毕业第1年时的增幅分别为7%、16%和34%。换工作、毕业年限是普通临床毕业生收入的影响因素(P<0.05);换工作使普通临床毕业生收入增加15%,在毕业后第3、4、5年普通临床毕业生的收入较第1年收入的增幅分别为27%、83%和101%。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完成规培情况、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情况、换工作、编制、毕业年限对订单定向毕业生和普通临床毕业生收入的影响不同(P<0.05)。利用PSM后的数据进行双向固定相应模型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原始样本的结果相似,一致性较好。结论 订单定向毕业生的收入起点较高,但增速明显低于普通临床毕业生,两者收入差距逐年拉大,主要原因为订单定向毕业生规培结束后失去规培补助及工作机构的不同带来的收入差异。同时订单定向毕业生出现毕业时长增加收入反而降低的现象,将严重影响其基层服务的绩效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