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缓蚀剂协同效应与协同机理的研究进展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介绍了缓蚀剂的协同效应,详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缓蚀剂协同作用及协同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缓蚀剂和协同剂类型将协同体系分为9大类,对不同组合的协同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缓蚀剂协同效应的研究方向和关注热点提出了展望。

  • 咪唑啉与硫脲在CO2腐蚀体系中的缓蚀协同作用机理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9 合作期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摘要: 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技术(EIS)研究了油酸基咪唑啉季铵盐(OIMQ)与硫脲(TU)对 Q235 碳钢在 CO2 饱和盐水溶液中的缓蚀协同效应。结果表明,TU 对碳钢 腐蚀的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 OIMQ 是一种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二者复配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浓度,表现出优异的缓蚀协同效应。OIMQ 与 TU 在碳钢表面形成了一层双层结构的缓蚀剂吸附膜,TU 可能主要存在于膜的底部,而 OIMQ 主要存在于膜的上部,这种结构的缓蚀剂膜一方面阻止了腐蚀性离子的渗透,另一方面也限制了 TU 分子的脱附。

  • 4种铸造镁合金在SBF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比较了ZK60、AM60、AZ31和AZ91D等4种铸造镁合金在SBF模拟体液中浸泡72h的腐蚀性能。利用SEM观察了镁合金腐蚀后的显微形貌,根据失重法计算了镁合金的腐蚀速率,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方法进一步评价了镁合金的耐蚀性。研究表明,AZ91D合金腐蚀速率最低,并且呈均匀腐蚀。AZ31合金耐蚀性最差,且点蚀严重,AM60和ZK60合金的耐蚀性相近。

  • “大五”人格剖面: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路径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大五”人格剖面是“大五”人格特质在个体上的高低组合, 充分考虑了人格特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能够反映不同子群体在“大五”人格特质上的数量与质量差异, 是解释以往以变量为中心矛盾性结论的重要途径, 也更契合组织管理实践需要, 对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大五”人格剖面数量受到研究情境、样本特征、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自我适应-自我管理模型可以获取4剖面模型, 且常见的剖面包括灵活适应剖面、普通剖面与执拗剖面。“大五”人格剖面在研究中更多地扮演自变量角色, 探讨其在关键结果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未来可以关注强化“大五”人格剖面研究的理论基础; 加强重复性研究, 识别普适性“大五”人格剖面; 识别“大五”人格剖面的影响因素; 纳入更多人格变量, 更完整刻画人格剖面。

  • 双元领导对双元绩效的影响: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双元领导基于“两者/都”的认知思维, 将相悖领导行为统一协同, 为破解组织发展中创新与效率的悖论提供了新思路。鉴于已有研究尚未验证双元领导能否提升双元绩效(创新绩效×任务绩效)及其内部机理, 构建如下研究思路: 1)借鉴双元行为、双元文化概念提出双元绩效的概念, 分别从组织和团队层次验证双元领导对双元绩效的预测力; 2)基于人力资本理论, 构建双元领导通过制定/实施柔性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继而积累人力资源柔性实现双元绩效的多层次连续中介模型。理论上, 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 整合领导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两大领域, 揭示了双元领导影响组织/团队绩效的新机制。实践上, 为如何实现双元绩效和组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管理策略。

  • 近3 a内蒙古地区臭氧浓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科学认识内蒙古地区臭氧(O3)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2015—2017年国控环境监测站点和国家气象台站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较2015年O3浓度和污染形势整体上呈加重趋势,5—8月O3浓度最高,污染最为严重,且在7月达到O3浓度峰值。空间变化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O3污染浓度较高,东部地区O3污染浓度较低,与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颗粒物、前体物和气象因素等都是影响O3浓度的重要因子,其中,PM2.5、CO、NO2均与O3浓度呈显著负相关,O3浓度随相对湿度的升高逐渐下降。

  • 员工授权期望的效应及其理论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以往对领导授权行为的研究大都以领导为中心, 探讨领导授权行为的有效性。随着追随理论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从员工视角探讨领导有效性。期望在组织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员工授权期望是指员工形成的有关组织中的领导在权力授予方面应尽职责与义务的规范性认知。在系统梳理员工授权期望概念与测量的基础上, 分别从角色设定理论、领导分类理论、期望落差理论梳理了员工授权期望的作用效果与研究结论, 最后从基于内隐领导理论的变量测量、相关理论的机制探讨、追随理论的模型扩展、期望管理的前因探索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调控因素及其在蛋鸡中的研究进展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5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是一种调控血磷稳态的激素,能够促进尿磷的排出。本文对FGF23的调控因素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钙、磷及FGF23在蛋鸡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蛋鸡FGF23的功能及通过调控FGF23的产生以减少蛋鸡排泄物中磷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 雏禽体温调节机能的发育规律及神经内分泌机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从种蛋入孵到生后早期,禽胚和雏禽的体热平衡依次受到种蛋和禽胚的高热导性、蛋壳和尿囊绒毛膜对氧气的扩散阻力、甲状腺的发育程度和幼雏的代谢能力限制。一直到种蛋孵化的后期,禽胚对冷刺激才表现出产热反应。在出壳前后,雏禽已经具备良好的体表和体核温度感知功能,下丘脑神经元对冷表现出高敏感性。中枢激素如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雏鸡产热具有重要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从孵化中期开始发挥作用,到后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互作,但至今尚未发现甲状腺激素、皮质酮调控新生仔鸡体温发育的直接证据。本文综述了雏禽体温调节机能的发育规律及神经内分泌机制,以期为家禽热舒适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调控提供参考。

  • H2S/CO2腐蚀环境中原油对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31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采用动态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技术研究了含H2S/CO2的盐水溶液中原油对3种不同类型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溶型缓蚀剂而言,当其在低浓度投加时,原油的存在可使缓蚀剂的缓蚀率显著降低,而在高浓度时,未产生影响。原油对各浓度的油溶水分散型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作用;原油使各浓度的油溶型缓蚀剂的缓蚀率均有明显的降低。通过缓蚀剂浓度测定发现,含有缓蚀剂的水溶液与原油混合之后,水溶型缓蚀剂大部分存于水相;油溶水分散型缓蚀剂大部分进入油相,少量留于水相;油溶型缓蚀剂几乎全部存于油相。

  • 领导授权行为的形成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领导授权行为通常被视为一种积极的领导行为类型。组织中管理者在授权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管理者出于维护威权等目的, 不想赋予员工自主权或相应资源的现象大量存在。鉴于此,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领导授权行为的影响因素, 但目前研究较为零散, 亟待整合。研究发现:(1)更多的学者强调领导授权行为并非一种稳定的领导风格, 而是领导对不同下属所采取的差异化授权行为; (2)领导授权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环境因素、领导者因素以及员工因素; (3)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信任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与授权风险视角是解释领导授权行为形成的重要理论/视角。此外, 基于情境领导理论、CIP领导模型(魅力型-意识形态型-务实型)以及追随理论, 提出了领导授权行为影响因素的未来研究方向。

  • H2S/CO2腐蚀环境中原油对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分类: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综合) 提交时间: 2016-11-08 合作期刊: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摘要: 采用动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技术研究了含H2S/CO2的盐水溶液中原油对三种不同类型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溶型缓蚀剂而言,当其在低浓度投加时,原油的存在可使缓蚀剂的缓蚀率显著降低,而在高浓度时,未产生影响。原油对各浓度的油溶水分散型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作用;原油使各浓度的油溶型缓蚀剂的缓蚀率均有明显的降低。通过缓蚀剂浓度测定发现,含有缓蚀剂的水溶液与原油混合之后,水溶型缓蚀剂大部分存于水相;油溶水分散型缓蚀剂大部分进入油相,少量留于水相;油溶型缓蚀剂几乎全部存于油相。

  • 塔克拉玛干沙漠输沙势时空分布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0-01-06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22个气象站(周边21个站和沙漠腹地1个塔中站)2005—2007年的逐时风记录数据,首先基于输沙势定义计算了2007年各测站的16个方位的输沙势;其次以内积相似度指数聚类分析为基础,再结合其空间分布特点,把该沙漠的动力输沙环境划分为5种类型:沙漠东部库尔勒型(西西南型)、北部新和型(偏南型)、西部策勒型(偏东型)、南部民丰型(东东北型)和一种特殊类型;其中策勒型输沙势最大、新和型最小;民丰型输沙势方向稳定性最好、库尔勒型最差;此外,输沙势的季节差异上(2007年为例),各测站春夏季(3~8月)的输沙势都很强,占年均输沙势的81.29%~98.79%,尤其是5月份占年输沙势的22.7%~56.8%,冬季(11月~次年2月)几乎无起沙风;沙漠合成输沙势年际变化表现为:输沙势变幅为±33%,输沙方向变幅为±9.6°,其中输沙势值变幅最大是阿拉尔站(±80%),方向变幅最大的是库车站(±24.4°)。

  • 内蒙古地区近地面臭氧浓度时空分异及 主导气象因子探讨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21-01-2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内蒙古地区2017年12个盟市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研究了O3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GAM模型探讨了气象因素对O3浓度变化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O3浓度超标情况;O3月均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征,4—9月O3浓度最高,污染最为严重,且在7月达到全年最高值(136 μg·m-3);地域规律呈现出内蒙古中部地区O3浓度最高,西部地区O3浓度居中,东部地区O3浓度较低的特征。通过构建GAM模型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影响O3浓度变化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识别,发现气温是影响整个内蒙古地区O3浓度变化的最主要气象因子,而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分别是内蒙古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影响O3浓度变化的第二主导气象因子。

  • 1967—2018年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9-11-14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本文选取1967—2018年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围6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数据,对其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可信度检验。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其降水量进行突变分析,检测降水发生变化的年份。结果显示:○1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均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年降水量、降水日数与降水强度均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5)检验。②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降水季节性差异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增湿主要集中在夏季与秋季。各季节降水量均呈波动增长趋势,通过对各个季节降水量与降水强度增加趋势的可信度检验,发现在0.05水平下春、夏、秋季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冬季降水强度增加趋势明显。③通过对年降水量的突变分析发现突变年份为1997年,并通过显著性水平(α=0.05)检验。

  • 我国极端降水变化趋势及其对城市排水压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3-14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极端降水的变化,对城市排水系统产生巨大冲击,造成城市内涝、交通瘫痪及生命财产损失等问题。为了揭示我国极端降水变化的趋势和区域特征,及其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程度,使用中国气象数据中心1951-2014年全国917个站点的逐日降水量,计算得到我国极端降水及其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我国289个主要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城市排水压力评估方法,预测并展望了不同时段和不同代表性浓度路径(RCPs)情景下,未来城市的排水压力情况。结果表明,我国极端降水整体上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而增加,全国年最大降水量变化速度的平均值为0.06mm/a,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具有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南部极端降水增加而北部缓解的规律。我国排水压力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北地区,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完善的东部和极端降水量比较小的西部地区城市排水压力比较低,华北地区极端降水的随机性大,历史上出现的最大降水显著高于该地区常见大雨,也属于内涝风险比较大的区域。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未来城市排水压力整体上升,城市未来短期排水压力相对于现有水平总体上升2.9%,具体75个城市的排水压力有所增加明显。且低应对的RCP8.5情景显著高于高应对的RCP2.6情景,这说明减缓气候变化的工作对降低我国城市内涝风险有比较大的积极意义。我国城市排水压力的变化也具有区域性,华北地区极端降水呈现减少的趋势,南部地区极端降水呈现增加趋势,加重了该地区原本就很高的城市内涝风险,需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和考虑了气候变化的前瞻性城市排水规划,以降低城市排水压力,尽量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经济损失。

  • 我国极端干旱天气变化趋势及其对城市水资源压力的影响

    分类: 生物学 >> 生态学 提交时间: 2018-03-08 合作期刊: 《生态学报》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循环的改变,降水不均和持续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度和强度增加,对水资源,尤其是人口和社会经济密度高的城市的水资源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压力。为了探究我国干旱天气的变化趋势、区域特征、及其对城市水资源压力的影响,采用全国917个气象站点1951-2014年的逐日降水量数据集,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及干旱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我国289个主要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气候变化情境下的城市基于区域降水禀赋的水资源压力评估方法,预测并展望了不同时段和不同代表性浓度路径(RCPs)情景下的未来城市水资源压力的情况。结果显示,我国极端干旱情况整体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增加的,年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变化速度的平均值为2.3d/100a,但是具有区域性,具体表现为南部地区干旱减缓而北部地区干旱严重。我国城市水资源压力受水资源禀赋的影响,呈现北方高而南方低的分布,除此之外水资源消耗大的大城市资源压力也比较大。随着气候变化,近期我国整体城市水资源压力相对现阶段增加了2%左右,具体水资源压力上升的城市有170个,水资源压力减少的城市有110个,剩下的9个城市水资源压力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小。在低应对的RCP8.5情景下的城市水资源压力远远高于在RCP2.6情景,这说明减缓气候变化工作对降低我国城市水资源压力有积极作用;城市水资源压力的变化并不是均匀的,呈现南部减少而北部增加的变化趋势,我国华北地区城市的水资源压力最大,随着气候的变化,该地区的水资源压力也在随着时间不断增加,需要政府积极行动,提出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水资源规划方案,并依据方案采取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城市干旱增加。

  • 体成分分析水负荷参数对不同模式透析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3-09-27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腹膜透析(PD)是当前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如何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解决透析患者水负荷问题一直都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应用体成分分析(BCM)对不同模式透析患者转归的影响仍有争议。目的 BCM中的水负荷(OH)参数与MHD和P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7年10月2022年9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博爱医院、航空总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维持性透析的3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将患者分为MHD组(n=188)和PD组(n=146)。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收集BCM相关参数。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透析治疗参数、体质量(BW)、收缩压、舒张压,计算多次随访结果的平均值,随访期间记录终点事件,首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ACM),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事件(CVE)、复合不良事件(CAE)、外科手术或骨折(SOF)。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终点事件与BCM参数的相关性,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患者发生次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ACM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究患者ACM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311例患者完成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9.9(18.0,36.0)个月,其中MHD组176例,PD组135例完成了随访。MHD组透析龄、BW、目标体质量、脂肪含量、脂肪组织指数高于PD组,水负荷低于PD组(P<0.05)。MHD组体质量平均值、目标体质量平均值、收缩压平均值、脂肪组织含量平均值、脂肪组织指数平均值高于PD组,水负荷平均值、水负荷标准差(OHsd)、水负荷最大变化值(OHd)、水负荷最大变化值低于PD组。MHD组CVE、CAE、SOF的发生率分别为16.5%(29/176)、39.2%(69/176)、4.0%(7/176),PD组分别为45.9%(62/135)、83.0%(112/135)、8.2%(11/135)。MHD组CVE、CAE发生率明显低于PD组(2=32.009,P<0.001;2=60.13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D组细胞外水平均值/细胞内水平均值(OR=57.974,95%CI=1.393~2413.247)为CVE的影响因素,OHd(OR=1.255,95%CI=1.076~1.462)为CAE的影响因素;PD组患者年龄(OR=1.029,95%CI=1.008~1.052)为CVE的影响因素,OHd为CAE的影响因素(OR=1.962,95%CI=1.355~2.842)。两组患者ACM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示,PD组ACM发生率高于MHD组(2=7.145,P=0.00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MHD组ACM的影响因素(HR=1.070,95%CI=1.019~1.123),DBPm(HR=0.942,95%CI=0.854~0.992)、OHsd(HR=3.612,95%CI=2.072~6.296)是PD组ACM的影响因素。结论 PD组患者首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MHD患者,且PD患者较MHD患者OH更明显,BCM所得OH值的波动可以预测PD患者的ACM。

  • 不同精油与酸化剂组合对肉仔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控制效果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8-12-24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油与酸化剂组合对肉仔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控制效果。选择840只无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1日龄爱拔益加(Arbor Acres)肉仔鸡,随机分为7组,分别饲养在7个构造相同但互不相通的房间内,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占1/2。1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组(抗生素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 g/t盐酸恩诺沙星的试验饲粮,3~7组(精油与酸化剂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800 g/t不同有机酸与精油组合(组方A、B、C、D、E)的试验饲粮。14日龄时,每只鸡灌服200 μL SDBL-1肠炎沙门氏菌菌液(5×107 CFU/mL)。攻毒后2、7和14 d,即16、21和28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2只鸡,采血、屠宰、取样。试验期28 d,分1~21日龄和22~28日龄2个饲养阶段。结果发现:1)在攻毒前、后,与对照组相比,组方A显著降低肉仔鸡的料重比(P<0.05),而组方D和E分别仅在攻毒后和攻毒前改善生产性能(P<0.05)。2)基于组织载菌量,组方A和D对肉仔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3)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与对照组相比,组方显著降低28日龄肉仔鸡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5),显著增加16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而组方E正好相反。由此表明,组方A和D均能抑制肉仔鸡肠炎沙门氏菌,其中组方A适合长期饲喂,而组方D仅推荐在感染状态下使用。

  • SAGE测光巡天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仪器与技术 提交时间: 2018-06-22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SAGE是自主设计的能够准确计算恒星大气参数以及消光的新测光系统。对北天除银盘外共计约12,000平方度的天区开展了SAGE系统测光巡天,计划获取约5亿颗恒星的高精度测光数据。单次曝光条件下100σ完备星等uSC ~ 17.3,vSAGE~16.8(AB星等)。这为研究银河系提供宝贵的测光资料。介绍了巡天专用的数据处理程序的研究和开发,主要研究了针对单幅图像的快速自动化处理过程,重点介绍数据改正、天体测量校正、测光和流量定标过程,以及数据结果和数据质量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