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交时间
按主题分类
按作者
按机构
  • 基于RClimDex 模型的近60 a 中亚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8-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选取19602020年中亚126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基于RClimDex模型计算中亚8种极端降水指数,利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法分析、相关性分析、小波变换和重标极差(R/S)分析,探究中亚极端降水事件特征。结果表明:(1) 近60 a中亚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和强度均明显增加,表征降水强度(SDII)变化倾向率为0.02 mmd-1(10a) 1。极端降水量指数中,强降水量(R95p)、单日最大降水量(Rx1day)、连续5 d最大降水量(Rx5day)、年总降水量(PRCPTOT)的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93 mm(10a)-1、0.24 mm(10a)-1、0.66 mm(10a)-1和0.73 mm(10a)-1。在极端降水日指数中,中雨日数(R10)、持续干燥日数(CDD)、持续湿润日数(CWD)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02 d(10a)-1、-0.65 d(10a)-1和0.08 d(10a)-1。极端降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高海拔依赖性,高原和山区附近极端降水事件频发。中亚极端降水周期特征为多峰谱型,具有准5 a短周期振荡、6~9 a中周期振荡和10~15 a长周期振荡。(2) 极端降水指数与年总降水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WD对年总降水的贡献最大;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对极端降水事件具有明显正相关性。R/S分析表明该地区极端降水特征未来持续可能性较大。研究结果可为中亚极端气候预测、自然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工作等提供科学依据。

  • 黑子面积随黑子数变化的统计研究

    分类: 天文学 >>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17-10-20 合作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

    摘要: 对1874年5月一2015年3月期间每月黑子数和黑子面积数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研究黑子数与黑子面积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黑子数与黑子面积非线性变化,在活动周极大时期更明显。二者的分布概率整体相似,都随数值增大而降低,但黑子面积下降得更明显,表明二者存在非线性关系。黑子数与黑子面积的比例在活动周极小时期约为10. 2,在极大时期约为21. 8,长期约为16. 8。每个周的上升期和下降期确定的比例有微小差别,不同活动周确定的比例有小的差别,二者间的比例有减小的趋势。

  • 2000—2015年柴达木盆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提交时间: 2019-09-1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基于MODIS-NDVI、DEM和气象数据,分析柴达木盆地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FVC)时空变化特征,并与降水、温度、日照时数、相对湿度、蒸散量和海拔进行相关、偏相关或叠加分析,探讨FVC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FVC整体自东南向西北内陆呈半环状递减,FVC集中在20%以下,人类活动及径流等打破植被地带性规律;2000—2015年FVC明显改善,广泛分布于盆地中西部地区,2001—2002年年际变化最显著;FVC与降水、相对湿度以正相关为主,与温度关系不显著,与日照时数和蒸散量主要为负相关,降水对FVC贡献最大,温度通过影响蒸散量等间接影响FVC,而土壤蒸发对蒸散量的影响大于植物蒸腾;FVC与等高线空间分布较吻合,FVC在2 800~2 900 m和4 600~4 700 m出现两个峰值,4 700 m以上FVC迅速降低。

  •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 APP 推广影响因素 的实证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知识管理论坛》

    摘要: [ 目的 / 意义 ] 从用户和设计者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求解的新方法,并 对影响移动终端应用程序 APP 推广的因素进行研究。[ 过程 / 方法 ]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 SPSS 软件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个因素的相关性系数来判定各因素的相关性,再基于回归分析得到各个因素之 间的依赖关系,最后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到各个因素的层级关系。将 SPSS 与 ISM 结合可以很好的弥补 ISM 的缺点,即不需要主观去判断各个因素的之间的关系。[ 结果 / 结论 ] 研究 结果展现了几款常用 APP 推广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为今后 APP 更加有效地开发、使用与推广提供了依据。

  • 大数据时代高校数据素养课程群构建研究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3-07-26 合作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摘要: [目的/意义] 大数据环境下,科学数据的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高校数据素养人才的培养日显重要,数据素养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数据素养培养的重要依据。[方法/过程] 采用问卷调查和SPSS 22软件中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与数据素养关系较为密切的信息素养课程与数据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中析出数据素养课程集合,再运用聚类分析对数据素养课程进行模块化分类。[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素养相关课程可以作为数据素养的培养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完善相应数据素养课程,并依据数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出包括数据意识及伦理、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与利用课程模块的数据素养课程群。

  • 不同成熟度老鹰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分类: 生物学 >> 植物学 >> 应用植物学 提交时间: 2023-08-04 合作期刊: 《广西植物》

    摘要: 为了研究两种不同成熟度老鹰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对其进行辨识及质量 评价。该文首先利用LC-MS/MS 法测定老鹰茶中15 种酚类化合物,采用DPPH 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 基清除率、Fe3+还原能力评价两种茶叶抗氧化能力。然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嫩、老叶老鹰茶酚类化合物 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基于此进一步探索老鹰茶中不同酚类化合物对于抗氧化的贡献。结果表明: (1)嫩叶茶中儿茶素、对香豆酸、异槲皮苷、金丝桃苷、烟花苷、紫云英苷、山奈酚、槲皮素、阿福豆苷 含量显著高于老叶茶,其中儿茶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平均含量比老叶茶分别高1 039、169、257 mg·100 g-1。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均可将二者区分。(2)在抗氧化能力上,二者在 DPPH 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能力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嫩叶茶优于老叶茶。(3)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提示老鹰茶中的异槲皮苷、儿茶素、紫云英苷、绿原酸、金丝桃苷、对香豆酸、山 奈酚是其发挥抗氧化效能的主要化学成分。该研究可为老鹰茶的质量控制及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 沙尘影响下华北地区一次重污染天气形成与消散过程分析

    分类: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提交时间: 2018-11-13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空气质量事关人民健康和生活环境品质,近年频发的大气污染引发民众的普遍关注。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对其形成、消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才能对症下药。本研究以2017年5月4日至5日华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严重的天气污染形成与消散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华北地区9个城市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AQI(空气质量指数)和常规气象数据,分析AQI、主要污染物(PM10, PM2.5,SO2,NO2,CO,O3)浓度变化特征和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次重污染本质为区域性沙尘污染所致。污染过程呈现出形成速度快、消散急促的特点。该污染过程首要污染物为PM10,其次为PM2.5,SO2、NO2、CO、O3等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并未超标。后向轨迹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造成此次严重污染颗粒物主要来自蒙古高原,风是主要驱动因子。污染物在空间位置比较接近的城市间传输时,表现出趋势一致性、时间上的滞后性和污染物浓度的累积性特点。

  • 柴达木盆地盐渍化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3-12-16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为探讨柴达木盆地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沿察尔汗盐湖至昆仑山方向依次选择5个样 点,分析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及其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土壤全钾外,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深度及其两 者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盐渍化程度较低的土壤,养分有效 性(速效钾除外)和酶活性较高,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以有机碳和蔗糖酶为例,在盐渍化程度最低的S5样 地中含量为13.83 g·kg-1 和21.01 mg·g-1·d-1(0~5 cm)、12.85 g·kg-1 和19.29 mg·g-1·d-1(5~10 cm)、9.83 g·kg-1 和 12.19 mg·g-1·d-1(10~20 cm),显著高于盐渍化程度最高S1中的8.56 g·kg-1 和1.41 mg·g-1·d-1(0~5 cm)、8.40 g·kg-1 和 1.30 mg·g-1·d-1(5~10 cm)、8.33 g·kg-1 和1.26 mg·g-1·d-1(10~20 cm)。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盐渍化程度较低样地,土 壤酶活性与大多数土壤养分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P<0.05)。因此,柴达木盆地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养分 和酶活性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土壤盐渍化会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抑制土壤酶的活性,降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 解速率。

  • 基于微博大数据分析运动打卡与个体人格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分类: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19-01-21

    摘要: 打卡活动在网络上盛行,运动打卡是否对个人发展有积极影响呢?本研究力图通过数据挖掘,以微博运动打卡为指标,分析坚持运动个体在大五人格,生活满意度各个指标的表现,为运动对个体生活满意度和个人的发展的积极影响提供证据。结果发现高频打卡人群的打卡次数与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显著负相关,与国家政府信心、社会公平满意度、社会风险满意度、集群效能呈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收入满意度、社会地位满意度、地方政府信心呈负相关。

  • 基于典型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关系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临床医学 提交时间: 2023-09-22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随着老龄化加剧,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已有研究表明老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幸福感具有紧密联系,而人格特质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较大影响,但二者在老年人群的内在联系尚不明晰。目的 探讨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 2022 年 78 月选取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林村的 511 名老年人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对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和中国大五人格量表简明 15 项版(CBF-PI-15)分别评价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质。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进行标准化典型相关模型的构建、典型结构分析、典型冗余分析,以探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与人格特质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人 MUNSH 总分为(39.727.74)分,MUNSH 各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正性体验(9.483.24)分、正性情感(8.612.24)分、负性体验(1.442.31)分、负性情感(0.931.80)分;老年人 CBF-PI-15 的各维度得分为宜人性(14.042.60)分、外向性(11.774.05)分、尽责性(10.753.57)分、开放性(7.203.90)分、神经质(6.343.22)分;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与尽责性(r=0.334)、开放性(r=0.219)均呈正相关(P<0.05),与神经质(r=-0.223,P<0.05)呈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第二对典型相关变量的相关系数是 0.476、0.331(P<0.001)。标准化典型相关模型构建结果显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第一典型变量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U1)水平与人格特质第一典型变量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V1)水平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正性体验与神经质之间的负相关,与尽责性之间的正相关;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第二典型变量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U2)水平与人格特质第二典型变量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V2)水平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与神经质之间的正相关。典型结构分析结果显示,U1 与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负性体验呈较强相关,U2 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呈较强相关。V1 与正性体验、尽责性、开放性呈较强相关;V2 与神经质、开放性呈较强相关。典型冗余分析结果显示,U1 解释人格特质 5.4% 的变异,V1 解释主观幸福感 12.2% 的变异,表明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大于主观幸福感对人格特质的影响作用。结论 整体上老年人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尽责性人格关系密切,在未来可针对不同的人格特征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提高主观幸福感,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积极面对人口老龄化。

  • 1982—2015 年科尔沁沙地植被时空变化及气候响应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1-04-23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基于1982—2015年GIMMS NDVI3g.v1数据,结合站点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Hurst指数及偏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的时空特征、气候响应及未来趋势。结果表明:(1)科尔沁沙地34 a植被覆盖呈缓慢增加趋势,每10 a增速为0.23%。植被覆盖变化整体上可分为“三升”(1982—1999年、2000—2004年、2008—2012年)和“三降”(1999—2000年、2004—2007年、2012—2015年)的趋势,其中最大值出现在1999年,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2)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格局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以“西拉木伦河—新开河”为界线,北部地区植被变化趋势以退化为主,南部地区以改善为主。(3)科尔沁沙地变异系数西高东低,地域性差异明显。低波动变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海拔较高地区(占5.52%),其植被类型主要为针阔混交林。(4)科尔沁沙地植被变化的同向特征强于反向特征,持续退化和持续改善区域分别占61.48%和37.03%。降水是影响研究区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

  • 基于微博的意见领袖网情感特征分析* ——以“非法疫苗”事件为例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情报学 提交时间: 2017-12-05 合作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摘要: 【目的】识别意见领袖, 从而研究分析意见领袖网在微博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两步聚类的方法识别意 见领袖, 通过“关注”关系构建意见领袖之间的网络矩阵; 通过对各类用户情感进行分析, 研究意见领袖网在微博 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总体用户的情感主要以消极情感为主, 并且意见领袖网的情感会对普通用户 的情感产生影响。【局限】仅针对单个事件进行研究, 并且识别意见领袖时仅采用两步聚类方法。【结论】明星 与大 V 类意见领袖网的积极情感变化对普通用户的积极情感变化影响最大。

  • 中国画审美判断的专业知识效应一项fNIRS研究

    分类: 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0-10-04

    摘要: 艺术专业知识如何影响审美判断是实验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比较了专家和外行在中国画审美判断上的差异, 同时结合功能近红外成像技术(fNIRS)考察了中国画欣赏过程中的脑活动差异。行为学上, 专家和外行在审美评分以及审美一致性上均没有显著区别。然而, fNIRS结果揭示了专家和外行在中国画审美中的差异。首先, 通过计算专家和外行的神经活动相似性(ISC), 发现在欣赏低分国画时专家的PFC(14通道)和右侧TPJ(24通道)的ISC显著高于外行; 并且, 专家在欣赏高分国画时PFC14通道的ISC显著低于欣赏低分国画时的ISC, 且与专家的好看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相反, 外行在欣赏高、低分国画时的ISC不存在显著差异, 也没有发现与审美评分的任何相关。其次, 脑内功能连接分析揭示了专家在中国画欣赏时功能连接强度显著高于外行, 该效应主要集中在右侧TPJ。综合上述发现, 我们揭示了中国画欣赏过程存在明显的专业知识效应, 这与前额叶以及颞顶联合区的神经活动密切相关。本研究为美学领域提供了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新证据。

  • 新疆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对大气水分亏缺的响应

    分类: 地球科学 >> 地理学 提交时间: 2024-04-01 合作期刊: 《干旱区地理》

    摘要: 近几十年来新疆气候变化显著,“暖湿化”转型与“湿干转折”先后出现,势必对地区植被生产力、大气干旱状况以及二者间的响应关系产生影响。以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和大气水分亏缺(VPD)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1982—2018年新疆地区植被GPP、VPD的时空分布与演变规律,并揭示了大气水分胁迫对植被GPP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疆植被GPP整体具有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年均值为256.6 g C·m-2·a-1,呈显著上升趋势。GPP增加趋势占植被总面积的82.00%,其中增加显著区约占42.81%,多分布于南疆绿洲和北疆山前农业区;GPP下降趋势占比较小且分布零散。(2)新疆地区VPD具有“山区低、平原/盆地高”的鲜明格局,年均值为0.66 kPa,呈不显著波动上升趋势。全疆大部地区表现出VPD显著性上升,下降趋势零星出现在昆仑山脉高海拔山区。(3)新疆植被GPP对VPD的响应“正负共存”,并具有明显空间异质性。GPP与VPD的负相关占植被区总面积的54.52%,主要出现在山前草地地带;正相关则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天山北坡及其东段,以栽培作物和灌木类型为主。VPD对GPP的影响在不同植被类型间差异鲜明,而在同一植被类型内正、负响应共存。分析认为,虽然大气水分胁迫尚未成为地区植被生产力变化的主导驱动力,但在新疆干旱化急剧增加背景下,仍需加强对GPP与VPD响应关系的跟踪。

  • 1982—2015年可可西里NDVI变化特征及其气候响应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11-0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利用最新的GIMMS NDVI3g+数据,辅以MVC、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及偏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982—2015年可可西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NDVI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由于海拔引起的水热条件的变化,该研究区NDVI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②34a来研究区NDVI具有明显增长趋势,核心区NDVI增速为0.69%·(10a)-1,比缓冲区NDVI增速高出0.41%·(10a)-1;③研究区NDVI改善面积远大于退化面积,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核心区NDVI呈改善和退化趋势的面积分别占47.92%和3.00%,缓冲区中有65.70%的面积基本不变;④ 34 a间研究区NDVI相对较低波动变化和中等波动变化共占全区的75.54%,主要分布在核心区的中部和南部以及缓冲区大部分区域;⑤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NDVI受温度和降水共同影响,与降水相比,温度是影响该研究区NDVI变化的主要因素。

  • 汉字阅读的语义神经回路及其与语音回路的协作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从神经网络的角度研究词汇阅读的大脑神经机制, 需要揭示语义和语音神经回路的动态协作机制, 而语义加工神经回路是探讨该问题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利用汉字表义的独特性, 以形旁语义作用的神经机制为切入点, 计划开展的4个fMRI实验拟探讨汉字阅读的语义神经回路及其与语音回路的动态协作机制。实验1利用多参数相关分析技术, 识别与汉字语义和语音属性相关的功能脑区; 实验2和实验3集中考察形旁语义加工的大脑神经机制, 深入探讨形旁语义作用的实质, 揭示汉字阅读中语义加工的神经回路; 实验4通过建构汉字阅读的动态因果模型, 考察在刺激驱动和任务调节下, 阅读相关脑区联结模式的动态变化, 阐明语义和语音神经回路的相互协作机制。研究结果将从跨语言的角度, 阐明阅读神经网络的内部动态机制, 为联结主义理论提供神经生理方面的直接证据; 并为基于脑科学的教育教学和阅读障碍矫治等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莫索湾地区典型沙丘土壤因子与短命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研究

    分类: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8-06-28 合作期刊: 《干旱区研究》

    摘要: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莫索湾为研究区,选取植被盖度依次为10%、15%的固定半固定沙丘以及植被盖度为30%的固定沙丘作为典型样地,用典范排序(CCA)的方法对该地区样方、环境因子与物种多度之间进行对应分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各样地物种多样性与地形因子、土壤理化因子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前4轴可以解释物种总变异的84.4%,土壤砂粒是影响物种分布一个较为敏感的指示性因子,物种大量分布在土壤砂粒所在的排序轴上;受地形影响较大的物种有硬萼软紫草、黄花珀菊、砂蓝刺头、刺沙蓬;受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分、土壤pH影响显著的物种有齿稃草、角果藜、黄耆、尖喙牦牛儿苗。不同指标体系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形与物种多样性因子之间第1 对典范相关系数为0.54,土壤理化因子与物种多样性的第一对典范系数分别为0.93、0.96,第二对典范系数分别为0.79、0.80,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地形因子中,坡向主要影响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土壤理化因子中,砂粒和土壤有机质主要影响优势度指数Shannon,土壤含水量和pH主要影响均匀度指数Pielou。该区域物种分布状态是由地形和土壤因子共同作用。

  • 脑卒中全周期康复视角下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分类: 医学、药学 >>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 提交时间: 2024-01-11 合作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会极大限制脑卒中患者各个阶段的康复,并导致患者活动参与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下降。目的 基于脑卒中全周期康复理念,通过横断面研究分析不同年龄及疾病时期下的PSCI差异及其与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7月在全国不同地区27家医院的康复科住院抽取脑卒中患者进行横断面分析。根据研究标准最终纳入402例患者,根据我国统计局标准将患者分为青中年组(18~64岁)和老年组(65岁),根据国际卒中康复联盟定义的脑卒中恢复分期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1~7d)、亚急性期组(8~180d)、慢性期组(>180d)。通过访谈、评估和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并计算每个认知领域的得分和量表总分。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HADS-A),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HADS-D)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身体功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不同年龄与疾病时期下认知功能水平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脑卒中患者PSCI患病率为76.4%(307/402),其中老年患者PSCI患病率为81.0%(136/168),中青年患者PSCI患病率为73.1%(171/234);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患病率为56%(14/25),亚急性期患者78.4%(265/338),慢性期患者71.8%(28/39)。不同年龄与疾病时期分组结果显示:老年组患者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计算力、延迟回忆得分及MoCA总分比青中年组更低(P<0.05)。亚急性期组患者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延迟回忆得分及MoCA总分低于急性期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总分与文化程度(rs=0.314)、脑卒中类型(rs=0.114)、FMA-UE(rs=0.245)、FMA-LE(rs=0.242)、BBS(rs=0.265)、MBI(rs=0.293)呈正相关(P<0.001),与性别(rs=-0.107)、年龄(rs=-0.103)、高血压史(rs=-0.112)、偏瘫侧(rs=-0.139)、病程(rs=-0.135)、NIHSS(rs=-0.107)、HADS-A(rs=-0.239)、HADS-D(rs=-0.280)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青中年组和老年组在文化程度、NIHSS以及FMA-UE、FMA-LE、BBS、MBI、HADS-A、HADS-D身体功能指标均与MoCA总分相关(P<0.05)。急性期患者中,病程、FMA-UE、HADS-A与MoCA总分相关(P<0.05),亚急性期患者中,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饮酒史、脑卒中类型、偏瘫侧、病程、NIHSS以及FMA-UE、FMA-LE、BBS、MBI、HADS-A、HADS-D身体功能指标与MoCA总分相关(P<0.05);脑卒中慢性期患者中,文化程度、高血压、HADS-D与MoCA总分相关(P<0.05)。结论 PSCI与脑卒中患者年龄、疾病发展时期、文化程度、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焦虑抑郁水平关系密切,应根据不同分层认知潜在影响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预防策略和干预方案,并在疾病早期至康复后期提高对认知的筛查与重视。